法库县启动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全国10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试点名单(地市级试点4个,县级试点103个),沈阳市市法库县成为辽宁省5个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之一。
法库县此次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主要得益于该县能够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品牌打造、环境保护、绿色防控、检验检测和质量追溯等重点工作,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在“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连续二年获得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核第一名。
一、建立协调机制、强化领导
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各个分管业务的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等行业管理部门有效融合,由农业部门牵头,建立了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领导协调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近期和长期工作任务和思路。制定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并加以落实,听取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管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第一要务,确保创建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切实解决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二、工作体系完善、机构健全
沈阳市法库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较晚,同其他县一样,受财力制约,存在着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的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法库县理顺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了法库县农业监测站、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及7个乡级农产品质量监管区域站,编制42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赋予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等职能。为提升检测能力,法库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备检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名6名,充实到县农业监测站和乡监管站,提升工作的整体素质。在2014、2015年连续两届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中,法库县农业监测站康亚男进入沈阳市综合排名前10名,位列县区组第一名。
三、工作亮点突出,经验可复制
一是建立了高标准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沈阳市法库县投资1350万元建设了850平方米开放式实验室,配置美国安捷伦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高端设备,通过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实验室考核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双认证考核。独立承担了辽宁省和沈阳市下达的农产品定量监测任务335个。二是建成了县、乡两级检测网络。目前,沈阳市法库县已初步建成以农业监测站为核心,以7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基础,以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每年开展农产品定性检测7000个样品,定量检测500个样品以上,开展土壤、水源、肥料检测3000个样品以上。三是从解决源头突出问题入手,实施监管信息化管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为载体,对以农药经营为重点的农资商店实施全面整合,每个乡镇保留1-2家。实行农药经营二维码备案制度,对全县57家农药经营商店的1100余种农药进行了备案,打印二维码标识19万个。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纳入平台监管的农产品生产企业3个、农资经营网点13个,乡级监管站4个。四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县耕地面积200万亩,实施三品一标生产面积达到155万亩,占耕地果园面积的比例达77%,法库牛肉、叶茂台花生、五龙山葡萄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
2016年,沈阳市将申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国家级食品安全放心市建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中,将重点推进新民市、康平县、辽中县三个县(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等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