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年补短板行动治疗“城市涝病”

14.01.2018  05:42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于海)1月13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将从今年开展为期三年的排水防涝补短板行动。目前该行动已经全面展开,整个行动将通过构建城市排水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实现“小雨不外排、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大暴雨不成灾”的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目标。

  北部城区开建雨水管道

  昨天上午,记者在北二环附近的工农路路段看到,这里的道路已经搭好围挡,作业人员已进场施工。沈阳水务集团副总经理王毅告诉记者,该工程将新建雨水管道4630米,实现雨污分流,解决附近内涝问题。“这次重建将以北运河截流干管为主线,沿主要街路建设雨水次干线和支线,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北部城区排水系统,有效缓解沈海、上园、北大营、老瓜堡等地区的积水情况。”王毅说。

  据了解,根据沈阳排水防涝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开始,沈阳开展4大方面98项工作。与工农路工程一起,针对北部排水,沈阳昨天还开工了其他三条雨水管道建设,分别是:临河路工程(吉祥二路~东北大马路),机校街工程(临河路~机校巷),银山路工程(陵园街~鸭绿江东街)。

  三年补齐城市防汛短板

  据了解,目前沈阳城区共计101处易涝点,其中34个易涝点位于北运河沿线的大东、皇姑区,22个易涝点位于和平区南八马路-南十马路地区。

  目前,北运河出口能力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河道过水能力仅为每秒23~48立方米。“现在是雨前不敢排,因为雨水管道中混有污水,怕污染河道。同时,大雨也不敢排,因为下游河道出口不畅,存在涝水漫堤隐患。”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这种情况下,补齐防汛短板已刻不容缓。据了解,沈阳将通过三年时间,在2020年使全市排水河道、雨水干线、泵站达到国家三年一遇标准,发生三年一遇以下降雨时,实现地面不积水,发生五十年一遇以下降雨时,配合非工程性措施,实现城市不内涝。“我们将通过三年行动,构建‘源头减排、管渠提标、排涝除险’等工程设施和非工程设施相协调的‘3+1’排水防涝体系。形成沈阳东部拦蓄、南部强排、西部北部扩容的排水防涝总格局。”市建委城建处工程师邢景明对记者说。

  新闻链接

  易涝点周边小区

  将实施“海绵”改造

  记者1月13日获悉,沈阳将通过推广海绵工程,实现排水防涝的目的。目前沈阳正计划对易涝点周边一百米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实施“海绵化”改造,通过建设改造停车场,建设下凹式绿地来实现初期雨水的就地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