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集团抢修中心有302名身边好人

04.01.2015  07:19

  从辍学到考入沈阳医学院,继而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这是刘阳23年来的生命历程。

  从相识到相助,12年来,无论燃气集团抢修中心的班子成员如何调整、抢修队伍如何调换,资助寒门学子的爱心接力已经从责任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燃气人”、寒门学子刘阳,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却因为一次爱与被爱的帮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与刘阳非亲非故,却如父如兄弟般用12年时间让一份爱心传承接力,为这个女孩撑起一方成长的天空。

  2014年12月29日,工作一年的刘阳向记者再三强调,她的幸运不仅仅在于得到了“燃气人”的资助,“燃气人”的乐观、不求回报更对她影响深远。

  2002年5月,康平县张强镇这个临近内蒙古沙漠地带的乡镇,每逢春秋两季便黄沙漫天,然而对于张强镇中心小学的刘阳来说,一群好心人的到来,开启了她人生中的春天。

  经由共青团沈阳市委牵线,沈阳燃气有限公司抢修中心第二党支部的十几名党员代表结识了就读于康平县张强镇中心小学的刘阳。刚上小学四年级便辍学在家照顾老小的她瘦小羸弱,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分别患有心脏病和脑梗,父母由于身体不好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她还有个未满3岁的弟弟,破旧的房屋、简陋的陈设、寒酸的衣着……眼前的场景刺痛了每一名党员代表的心。

  抢修中心经理王祖来告诉记者,“当我们把新书包和文具拿给刘阳时,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那一刻我们明白,在这样一个家庭,孩子对上学的渴望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即。”那次,“燃气人”留下了第一笔捐款,更承诺资助刘阳直至大学毕业。

  复课、初中、高中、考大学,这些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刘阳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刘阳几欲放弃,想早点出去打工,而“燃气人”坚定地支持她继续升学。在刘阳心里,这群好人不仅给了她最坚强的物质支持,更是她最可信赖的精神依靠。

  一路走来,刘阳再也没有因为上学的费用而犯过难。书本、文具,别人有的她也从来没缺过。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无论抢修中心的人员如何更迭,绵延的爱心始终在传递。

  2010年夏天,刘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医学院。得知消息后,已经拥有302名员工的燃气抢修队伍高兴地把供刘阳4年大学的学费一次性捐齐了。为了能让刘阳免去后顾之忧,“燃气人”又为刘阳的弟弟捐出第一笔学费。

  “当燃气集团的叔叔们告诉我,弟弟的事不用我操心,他们负责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刘阳说,“他们帮了我那么多年,能得到这份爱心已经不容易,如今又要帮我弟弟,我真是特别感激。”

  如今,刘阳凭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应聘到解放军第463医院成为一名护士,还在全院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一定尽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让这份爱心继续。”刘阳说。

  前不久,省评出的“辽宁好人·身边好人”名单中,沈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燃气抢修中心以12年来无私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荣登榜首,成为这一榜单中唯一获奖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