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亿元财政资金加大海洋增殖放流力度

10.02.2015  19:23

      日前,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消息,去年,我省加大海洋经济物种增殖放流力度,投入各级财政资金近亿元,在黄渤海沿岸增殖放流鱼、虾、蟹、贝、沙蚕等5大类12个品种海洋生物59.8亿个单位,比2013年增加6.8%,放流数量创新高,其中,放流各种鱼类2210万尾。

      近年来,在农业部大力支持下,我省利用近海和内陆水域丰富的条件,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依托省、市、县水产苗种管理机构,省海洋与渔业厅培养了一批增殖放流技术骨干,并增加资金投入,把增殖放流资金纳入省、市财政预算,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和完成年度增殖放流任务,海洋增殖放流数量从2012年的22.86亿个单位增加至去年的59.8亿个单位。

      2014年,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在黄渤海沿岸增殖放流各种游动性品种,其中,中国对虾41.6亿尾,海蟹4.295亿只,放流各种鱼类2210万尾,在渤海辽东湾渔场增殖底播贝类4.6亿枚,放流沙蚕1亿尾。

      去年,我省在黄海北部和辽东湾回捕中国对虾产量共计801吨,黄海北部产量137吨,产值2055万元,投入产出比1∶10.3;辽东湾近岸海域产量664吨,产值9960万元,投入产出比1∶9.6;辽东湾三疣梭子蟹的回捕产量为1396吨,产量比2013年提高了4倍多。

      我省海岸线长2878公里,拥有两大传统渔场。近年来,我省海水增殖放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域生物种群明显增加,各类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渔民收入增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编辑:徐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