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青山绿晓南

03.12.2014  12:18
          虽然已是立冬时节,但走进调兵山市晓南镇,放眼望去,层峦叠嶂的山坡上,松树郁郁葱葱,刚刚卸掉一身硕果的果树在微风中摇曳多姿。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些树就是晓南镇农民的绿色“提款机”,想用多少钱就提多少钱。

晓南镇自2012年  “青山工程”实施以来,共绿化荒山1.1万多亩,退耕还林2000多亩。同时,为推进“两退一围”工作,在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落实林地权属,并将相关补助政策兑现到户,调动了山区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锁龙沟村,全国文明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中,3000多米长的小流域直通山脚下。以前,走进这山沟里,放眼望去周边的满山是荒草,有的地方还是光秃秃的;今日,到处都是松林和阔叶林,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这么多的树,这么多的林,都是锁龙沟村集体栽的,先后共栽种3500亩。青山就是锁龙沟村村民的绿色银行。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如何把丰富的资源转化为资本,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为使退耕还林工作得到百姓认可,使荒山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晓南镇采取“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方式,发展经济林产业,引进适合栽植的榛子新品种,带动镇村产业经济的发展。习惯了多年种玉米的晓南镇农民,转变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后,便彻底抛开了顾虑,加入到千亩榛子园的建设中。目前,晓南镇在西部山区重点打造了榛子、苹果、葡萄三大基地,其中,榛子园3500亩、苹果园2000亩、葡萄1000亩。

晓南镇还根据国家政策,全面实施林地流转。“今年我卖树苗就收入了6万元,昔日这片荒山秃岭流出  ‘金子’来了!  ”泉眼沟村民刘维佳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5年前,刘维佳承包了村里的60亩荒山,全部栽植了花卉和风景树。  “看着山荒废了,可惜。  ”说起包山种树的初衷,刘维佳嘿嘿地笑着,“给自己找点事干,也给家乡添点绿,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苗木的生长,价格也在攀升,犹如把钱存在银行,零存整取。如今,该镇像刘维佳这样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的有100多户,流转面积达2300亩。□李吉伟/本报记者/李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