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领导介绍工作16名家长被骗80万
付某将这一消息发布出去后,有16名学生家长委托其帮忙让孩子去银行工作。付某满口答应后,将收取的近80万元交给“领导”。苦等数月,交钱学生的工作根本就没落实,付某才得知自己被骗。
2012年5月,开办培训班的付某通过朋友认识了郑某,郑某以“领导”自称,平时跟朋友聚还总会叫上付某一同参加。时间一长,付某观察出郑某确实是个有身份的人。
2013年初,郑某向付某透露,他可以帮学生办理到银行工作的事,但是得收取一些费用:办成一个收12万,先交定金5万元。
付某因工作关系认识不少学生家长,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跟郑某要来了招聘的条件和信息,并将这些告诉给自己的好友李某、杨某。
从事劳务派遣工作的李某随后便将这一消息以短信群发的方式发了出去。不久就有5位学生家长找到李某,提出希望通过交钱的方式让孩子进入银行工作。
李某称当时付某让交定金的时间紧,便自己垫付了25万元,通过银行汇给了付某。
封某是付某所开办的培训中心的兼职老师,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托付某帮表弟办理到银行工作的事。封某与付某签订了一份合同,先给付某5万元定金,付某承诺2013年6月30日之前办成此事。
2013年6月中旬,付某主动联系上了封某,他直接告诉对方找工作这事办不成了,月末,付某将收取的5万元定金退还给了封某。事后封某得知,付某这次也被骗了:“他用自己的钱把我的损失补上了。”
付某退还的这5万定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称自己这次共答应为16位学生办理到银行上班,收取了近80万定金:“2013年4月2日,我给了姓郑的30万元,有他写给我的欠条作证。4月18日、4月28日我又分别汇给他15万、34万。我一共委托他办理16个就业问题,给他将近80万元。”
钱给了郑某,可郑某承诺的事情却迟迟办不下来,付某着急催促,郑某却总是推脱:“他先是说这16名学生都报名了,让我等信,再往后就是拖,最后说办不成。后来连我电话都不接了。”
付某眼见郑某音讯全无,只好报警。警方找到郑某后,郑某供述自己并没有能力帮人找工作。“我故意装成有身份地位的人,其实根本没有办工作的本事。我骗来的钱一部分还债了,一部分被我花了。”
案发后,付某一直自责没能认出郑某的真实身份。
法院经过调查认为,郑某于2013年4月2日诈骗的30万元,因无被害人陈述亦缺乏相关证人证言证实,法院不予认定。法院认定该起诈骗犯罪的数额为34万元。近日,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郑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