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托起开放的新辽宁

22.11.2015  08:30

“三个转变”托起开放的新辽宁

——“准确把握新一轮振兴的工作重点”系列报道之四

  我省首个边民互市贸易区于10月中旬在丹东国门湾正式启动,“互联网+互市贸易”新模式改变着当地商业生态的同时,也打开了对外开放的一个新视角。

  而在此前一个月,作为辽宁进行对外经济贸易新尝试先锋的大连中日循环经济示范区,也刚刚送走全球100多位青年商业精英,贴心的便企政策,给参加全球杰出青年峰会的企业家们留下深刻印象。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新常态下,辽宁转变思维,主动出击,抢滩海外。

  促进对外开放,辽宁从单纯靠资源吸引外资,转变为通过优化投资环境让外商主动“敲门”;透过对外开放,辽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助推产品升级,让外贸优势从价格向价值转移;致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辽宁力争摆脱跟从,凭借培育外贸新优势,蓄力向行业领军者进发。

  振兴中,辽宁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向世界展现着一个更加开放的新辽宁。

    从拼资源到拼环境

  对外开放,如何主动出击?辽宁要将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从优化投资环境做起,让优质的外资主动“找上门来”。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对辽宁有着深厚的感情。6年前,她和她的合作伙伴受邀来到沈阳,可是由于投资环境相对不完善等原因,投资最终没能实现。

  6年后,怡海集团主动来到辽宁,计划投资近百亿元的教育地产项目。王琳达说:“随着投资环境的完善,加上辽宁丰富的资源优势,已经让我无法舍弃东北这个市场。”

  新常态下辽宁吸引外资的优势正在由“拼资源”向“拼环境”转变。

  今年5月1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满洲里6个海关实现区域内的通关一体化,“六关如一关”。

  28天后,东北三省签署参与“一带一路”互动合作机制备忘录,东北四省区检验检疫一体化随后也正式启动。

  投资辽宁,将辽宁沿海的比较优势转换成抢占市场的竞争优势。

  今年7月,拥有19个泊位的盘锦港口岸获批,全面开放。至此,我省6座沿海城市全部实现了口岸对外开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大门”已经全面打开。

  10月12日举办的第二届中俄贸易博览会上,营口港以其更为便利畅通高效的亚欧陆路通道优势,击败诸多南方港口,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罗马尼亚、捷克等东欧国家企业的关注。

  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让辽宁在国际上的名气愈发响亮。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曾表示,2007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之前,论坛70%的会员单位不知道大连,如今,论坛九成会员单位都已十分了解大连。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