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型”转出新活力

21.04.2017  06:21

  □本报评论员

  《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要求,按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围绕“以人为本”,通过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统筹推进结构调整,为生产要素流动与空间配置创造良好条件与环境,激发城市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产业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支撑,两者融合,互为依托,才能加快升级,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此,才能实现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城市发展的承接性、社会发展的兼容性,统筹推进,凝聚共识,为新一轮振兴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产业转型是全面振兴的新引擎。产业转型升级,实质上是通过市场不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沈阳新一轮振兴的关键,不论是体制机制的供给侧,还是“中国制造2025”的生产端,都需要转型升级。只有加快产业发展与转型,才能既解决沈阳振兴中的深层矛盾,又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产业转型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只有把发展动力切换到创新驱动上来,才能让振兴发展战略、策略拥有大展拳脚的空间。只有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才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不断激发出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城市转型是全面振兴的新平台。城市转型升级,关键要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宜居度。现代经济主体是城市经济,现代社会主体是城市社会,城市转型的完成度决定了全面振兴的推进度。城市的空间需要通过规划提高承载力,城市的环境需要通过治理提高宜居度,沈阳只有不断地提升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水平,以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的定位、结构和特色,以品质去赢得声誉、赢得品位、赢得竞争力,以管理让城市变得规范有序,才能让振兴拥有更广阔的平台,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凝神聚力,打造出最有幸福感的城市。

  社会转型是全面振兴的新成果。社会转型升级,需要将空间规划建设与社会教化相结合,突出整体性和生长性。其中,既包括文化的传承、熏染,也有心态的转变、进阶。社会总是在进步,社会管理、治理也要与时俱进。“共同缔造”就是社会转型的抓手,能够实现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提出,把“雷锋精神”作为沈阳的城市精神,是一种精神传承,赋予“雷锋精神”在“共同缔造”中新的活力,使人们更有获得感,更有凝聚力。

  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以统筹协调加快城市转型,以包容共享加快社会转型,在“三个转型”的引擎带动下,沈阳必将“转”出新活力,“转”出新风采,更加接近全面振兴目标。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