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疑受惊吓不敢上学 父母窗外陪读1年

16.03.2015  11:04

  小学一年级教室外,40岁的梁国忠一直站在窗外,他和爱人每天轮流在这里已经一年多了。

  原来,他们的女儿10岁的小惠(化名)一会看不到他们就会哭,即使在上课时,也会趴在书桌上哭不停。

  疑受惊吓不敢去上学

  15日上午10时多,葫芦岛市绥中县加碑岩乡楼房村小学一年级教室外,梁国忠站在窗户外。校长王中枢说:“天天陪着孩子来上课,真不容易啊!

  梁国忠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家中只有几亩山地和几棵果树,他每年都要外出打工填补家用,剩下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孩子。

  2013年9月1日,孩子上学前班,前两个月还好,基本不用人接,直到有一天晚上放学,“孩子和同学结伴回家,途中有大孩子说前面有人追她们,给我闺女吓哭!后来我一打听,是孩子们故意开玩笑呢。

  次日上学,梁国忠送女儿去学校,看到孩子眼泪汪汪的。“我就劝说要勇敢坚强!可到家没呆1小时,老师打电话说孩子总哭,哄挺长时间没有效果。没办法孩子她妈就去学校陪着。这以后大人送完要离开学校,孩子总眼泪围眼圈转儿,小手拽着大人手,小声央求说妈爸别走!给大人整得心里都不得劲儿。

 

  梁国忠站在学校教室窗户外面,望着教室里的女儿。这样的情形,近一年来每一个上学的日子都在上演。

  全天候陪读 咋劝也没用

  2014年3月1日开学,家人就开始了全天候陪读。起初,送孩子到学校后,说爸妈得给她挣钱买好吃的和新衣服等,可无论说啥,孩子看不到家人就哭,上不好课。这以后一天不如一天,现在家人根本不能离开孩子的视线,如果看不到家人,就趴在桌上哭个没完。

  梁国忠找过不少人咨询,有人提供了一些偏方,但根本不见效果。也曾带孩子到医院去看看,可医生也弄不清这是为啥,“他们都看不出来这是啥毛病,有医生怀疑是癔病。我很不理解,也想不通,孩子这种情况是不是心理疾病?

  梁国忠告诉记者,为养家,他大多时间外出打工,一般情况都是妻子全天候陪读,“如果媳妇有啥事儿,孩子奶奶脑血栓腿脚不好不能去,孩子爷爷快70岁了,身体也不好,但没办法就得来陪。儿子有时放假回家也去陪妹妹,总之每天必须得保证有个大人在学校陪读。

  今年3月1日开学前,爸妈问女儿上学是否还需要人陪?“小家伙话说得挺好,说长大不用陪了!当天还真没用大人陪着去学校,可到学校继续哭个没完,老师打电话后我们就去人陪读。这孩子心里也有负担,上学给带些吃喝的也吃不下去。别人总劝说孩子别再让大人陪了,她也不想让人陪同,但不知为啥大人到学校她就不让走,给大人整得啥心情都没有。

  好在孩子的学习没受影响,“大人在窗外呆着就行,小家伙在教室内读书写作业,啥都不耽误,学习还非常努力。去年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是双百,全班考第一”。

  老师:学习都挺正常

  小惠的班主任老师杨秀红说,小惠读学前班时就是她教的,起初孩子想家人哭时,她都千方百计劝说,可效果不明显,“这孩子上学读书都挺好的,回答问题和学习都正常,就是上学得有大人陪着真是个老大难问题。当了近30年老师,还从来没有发现过像小惠这样的特殊孩子。听说是被吓过,但也不至于这样啊!

  校长王中枢分析,小惠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孩子胆小,心理活动多,也可能是与家长的过分溺爱有关,“我觉得这不应该是心理疾病!但具体为啥这样,还真说不好。

  梁国忠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一家老愁了,不知道要陪孩子上学多久,“整天陪着,家里活儿啥也干不上,哪里也去不了。我们到底应该咋办?

  心理咨询师:

  或因没有正确的心理疏导

  葫芦岛心理咨询师张尺认为,小惠的情况为“疑似恐惧症”,可能是受到惊吓后,长期没有得到科学正确的心理疏导所致。建议家长和老师尽早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干预。目前,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又找不到专业咨询师疏导,个别医生可能会让孩子服用精神类及安眠药物导致副作用很大,后果严重。

  心理咨询师雅荷认为,这个女孩的心理问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应激障碍的表现是:情绪焦虑、没有安全感,其实就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去平衡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应激事件发生20多天就会自动恢复常态。

  建议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家长应把孩子送到医院精神科或者心理科,通过医生临床观察作一个确诊和治疗,必要时采取药物和心理双重治疗。

  孩子往往感到外部世界不安全、不可预测、无从把握,因此,稳固的治疗关系格外重要。最好选择一位经验比较丰富、沉稳的中年女心理师,从而让她体验到一种安全感;家庭也应及时主动配合其心理上恢复,如通过疏泄、解释、支持、鼓励、指导等帮助孩子摆脱阴影,尽快缓解症状。

  家人可在孩子允许情况下,接近和接触她的身体,例如:并肩坐、在她倾诉时握住她的手、甚至拥抱她,不必说更多的话,聆听比说话更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家人在安慰时不应当为孩子创造不现实的期望,随着时间推移,安慰也需要适度并慢慢减少,“因为有些时候,过多的安慰和关注,其实强化了她受到伤害的意识,让她内心更没有力量,而我们帮助最终目的是让她自己能够走出来”。

  对话家长:

  实在不行将来只能弃学

  记者:守在窗外,下雨阴天咋办?

  梁国忠:下雨阴天就到教室内,要不然在外面受不了。

  记者:如果不陪孩子会如何?有没有想过放弃?

  梁国忠:如果不陪,孩子在家中就不爱动地方。咋没想过放弃!大人哪能总有时间围着她,但看到孩子太小,总是眼泪吧嗒,把心都给揉碎了,现在真无奈啊!

  记者:陪护这么长时间,当着孩子面有没有不耐烦的时候?

  梁国忠:也有过不耐烦的时候,总陪着谁也受不了。早晨不送不走,不让去读书还不中,孩子抱着书包和书本,眼泪汪汪的就瞅着大人,不陪着根本不行。后来想想,关键是现在没有文化知识根本不行,最主要是孩子学习还挺好。

  记者:陪孩子来上学,其他同学是否会嘲笑?

  梁国忠:同学们都挺好,还真没人笑话。有时我闺女哭了,其他同学还都过来劝说。如果看到有家人在,闺女心情老好了,下课了,和正常人一样唠嗑,和同学们跑跳玩。

  记者:天天站在窗外,想到过会影响其他孩子吗?

  梁国忠: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提过这件事情,我基本上很少走动,尽量不影响别人孩子。

  记者:上小学、初中离家近还可以陪,如果孩子读高中、大学咋办?

  梁国忠:现在先凑合,我寻思孩子大了,可能会好些!但以后具体发展啥样也说不好,顺其自然吧!如果将来总这样,没有啥好方法,大人也不能总跟着一辈子,这也不现实,只能弃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