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中山 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

01.07.2015  10:56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在沈阳市和平区南昌街13号,有一所中学,叫东北中山中学。

在本地人的眼中,她没有像省实验、东北育才等明星中学那样的耀眼光环和吸引力。然而,“翻阅”其历史,我们发现她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波澜不惊,其校史激荡起伏、厚重绵延,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拥有着很多人不知道却值得永远珍存的历史标签。

她的第一个历史标签是: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

1934年3月26日,她在北平创办,全名叫“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简称东北中山)。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4年初,流亡北平的东北青少年已有数万。而东北中山的创办使命便是“解决东北流亡学生就学与生活问题,保护和培植东北的爱国力量”。

她的第二个历史标签是:千余名学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东北中山1000余名学生和部分教师有组织参加了这场后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的学生运动。经此洗礼,不少东北中山少年“爱国犯”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而郭峰、李涛、吕东、于克等一批学运领导者后来成为新中国的高级干部。

她的第三个历史标签是:“流亡抗战”时间最早、最长和地域最广的国立中学。

抗战时期更大规模的学校“西迁”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而东北中山要早了近一年,算是中学“流亡抗战”的初期实践者。1936午11月,东北中山撤离北平,辗转南下,流亡苏、湘、桂、黔、蜀数省。这些东北少年历重庆轰炸之灾难、经失亲丧友之痛楚、持读书救国之信念,终至四川威远静宁寺,度过了相对安定的七年半读书生活。抗战胜利后,她从1946年10月开始返乡,于年底抵达沈阳。从创校至返沈,她用了12年多。她有着其他流亡中学无法比拟的“流亡抗战”完整性与饱满度。

这些标签让我们对她心存深深的敬意。

她,如一扇窗,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民族中等教育“流亡抗战”的剪影。93岁的原国家测绘局局长李曦沐先在东北中山读书,后至另两所流亡中学(国立二中和国立十四中)求学,最终考上同样流亡的西南联大;8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在两所流亡中学(东北中山和国立九中)接受基础教育;87岁的北师大教授丁尔陞对东北中山更是情有独钟,他是东北中山在四川招收的学生。她就像个“中国结”,不断地接纳其他沦陷区及大后方的学生,与其他流亡中学“互通有无”。

她,是一个家,培养了一大批抗战的力量、各业的领袖与社会的砥柱,如:航空烈士巴清正,清华大学校长刘达,北京大学校长陆平,考古学家苏天钧,数学家吴光磊,光测实验力学带头人贾有权,土壤学家马溶之,国防固体力学专家程世祜,冶金专家刘嘉禾,育种专家王连铮,诗人郭小川……

她,像长鸣钟,当代中学教育能从她身上汲取营养。很多校友接受采访时提到“校以作家”与“中山体育”,提到“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他们一再叮嘱我们要写一写“中山教育”,有很多东西即使在今天也有生命力。

原大连民族学院副院长、教授关捷说,这段历史让他想起梁启超那篇名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包括东北中山学生在内的无数流亡少年,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读书救国经历写就了一篇“少年中国新说”,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为民族的复兴积蓄力量,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顽强不息的生命力。“对一些流亡大学(如西南联大、浙大、东大等),媒体报道与学者研究已经够多。而流亡中学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很少被提及,甚至有被历史湮没的迹象。”

鉴于此,我们决定以“东北中山1934-1946: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为主题,实地见证东北中山“流亡抗战”之路,多维度解读抗战精神,思考其时代意义。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