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逐鹿”科技成果转化“接力赛”

08.06.2017  07:11

  微软翻译团队到访目前国际上功能最强的两个开源统计机器翻译之一——东北大学小牛翻译团队。

  

  “我们是订单催生的项目,市场倒逼出来的企业。从几十件的实验室样品,到上千件产品的中试,再到数万件成品按时交货,我们的特种铝合金达到了企业对该材料的要求。”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志浩,刚过不惑之年,事业就迎来一番崭新天地,刚刚成立公司的他,迅速成为投资公司争相邀约的对象。

  赵志浩介绍:“学校的系列政策,已经为高校教师成果转化打通了渠道,甚至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指引,让我完全没有了曾经的纠结,现在就想着如何拓展发展空间。下一步,肯定奔着上市公司走。”

  来自东北大学的一组数据:在科技部发布的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中,东北大学输出技术成交额近三年一直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东北大学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现收入123亿元,净利润22亿元;2017年一季度,东北大学授权发明专利195项,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中跃升到第25位,同比提升了42位;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东北大学已转化与正在转化科技成果50余项,总金额预计达到1亿元以上……面对“科技成果数量巨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这一全国性难题,东北大学正在用自己的行动破局,稳步探寻最适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为科研人员“松绑”

  科技部中国高校产学研排名,东北大学一直位列前四名,2016年更登顶榜首。但是,东北大学从来不强调这个排名,而是默默酝酿,率先破题。

  从去年9月开始,为方便科技工作者创业和实践,东北大学连续出台十几个文件,涉及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科技活动招标、科技成果奖励等方方面面内容,并在搭建和地方产业合作的技术平台、产业平台上做大文章。

  “学校还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图,明确各环节责权利,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东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刘海波介绍,“学校就是要给科研人员松绑,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打通。”

  新出台的激励政策激活了科研源头。今年一季度,东北大学申请发明专利256项,占2016年全年申请总量的47.5%。

  同时,东北大学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今年1月以来,东北大学已有4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作价入股的形式在沈阳创办企业,带动社会资本1.5亿元,目前,还有几个准备在本地转化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之中,以实际行动为辽沈产业振兴发展做出贡献。

  赢得更多发展资源

  “按学校政策,科技成果所占股份的70%奖励给创业核心团队,30%由学校持有,激发了成果完成团队的积极性。”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靖波的创业项目最近正接受学校评估,马上就要注册成立新公司,“没有学校的支持,根本做不了。”朱靖波笑说。

  作为机器翻译系统NiuTrans的研发者,朱靖波拥有绝对的技术自信。他们研发的系统,被国内学术界称为“小牛系统”,今年荣获国内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项——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最强的两个开源统计机器翻译之一。截至目前,有70多个国家的2000多个高校和企业研究机构下载使用。

  “以前的科研重心一直是实验室搞研究、写论文。”朱靖波介绍,“也很想走出去,把科研成果转化出去,真正做点事情。但是,总觉得持续推进科研才是最根本的,才是我们的‘底气’。”所以,朱靖波说自己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学校系列政策的出台,就像拉开了闸口,引导清渠活水准确流入稻田。”

  像朱靖波老师这样有技术、想创业、能做事的老师、教授,东北大学不胜枚举。东北大学现有国家级研发平台10个,省部级研发平台66个,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转化基地20个,今后还要围绕不同行业企业需求,广泛建立个性化的成果转化基地。就像赵继校长说的:“政策松绑,让老师们更好地自主发展,更为快速地自我更新,更大力度的做好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更新,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和实验内容,更好哺育在校大学生。”

  补齐成果转化短板

  赵继校长表示:做个形象比喻,风投和科技创新是“恋人关系”,要想有创新成果的落地,没有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能的。那么,如果不能自由恋爱,至少应有“红娘机制”,在自由结合环境和氛围形成之前,应由“红娘”助推。这不全是高校的使命,实事求是地说,高校在这方面并没有长处。

  在成果技术转移和转化当中,东北大学搭建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基本成形,可以及时发布东北大学待转化科技成果,为想了解东北大学最新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的用户提供最新资讯,预计今年6月就将正式上线运营。目前,东大专利池中已经聚集1000多项师生的发明专利,正在征集中的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储备库,预计也将有300项至500项专利和技术集成。

  与教师、教授们争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相对应的,是东北大学在校大学生各有特色的“双创”尝试,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功进行企业化运营,甚至将千万元量级的订单收入囊中。

  就像东北大学校歌所倡:“使命如此其重大,能奋勉乎吾曹?”赵继校长表示:“我们把创业创新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思想,要为学生的成长负责。就像孩子在水里游泳,你得放个游泳圈,实在游不动了,回头的时候很容易找到岸,还有护生船和救生船。”

  目前,东北大学正在酝酿“盛京双创走廊”,吸引更多创新、创业力量聚集沈阳三好街,形成洼地效应。“多年前,东软从三好街走向世界,现在希望更多企业从‘盛京双创走廊’出发,再走回东北,走回沈阳,拉动更大的发展。”赵继校长表示。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