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房水源保护区将建10个农业科技共建示范基地

11.02.2015  18:34

围绕大伙房水源保护区有机农业基地建设和‘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今年我市将重点打造10个科技共建示范基地。”这是记者从市政府与省农科院2015年科技共建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农业科技共建活动,是一项促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实现农作物高产创新的重要载体。我市自2011年6月启动科技共建活动以来,在市政府和省农科院的领导下,充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狠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以提升抚顺特色农业科技水平。2014年我市累计引进、推广新品种80个、新技术63项,推广面积14.3万亩。各共建基地蓬勃发展,推进了食用菌、花卉、特色果品、中药材、粮食、柞蚕,以及生态休闲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其中,以高效优质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代表,仅2014年三县引进6个中低温香菇新品种,5个黑木耳新品种,开展5向食用菌增质增效配套技术示范,示范区生产总量达到2亿袋,每亩新增效益2-3万元,切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按照加强水源地保护与有机农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今年我市将在大伙房水源一、二级及准保护区内重点打造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特色果树示范基地、优质高效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清原马鹿产业示范基地等10个科技共建示范基地,累计引进和推广新品种85个,新技术65项,推广面积20万亩、增长43%,2万名农民将从技术项目培训及相关科技服务中受益。  

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该项目以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古城乡两个百合生产基地为中心,建立项目高标准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计划在南口前镇王家堡村建立项目核心区100亩,年产百合鲜切花100万枝,辐射带动区域500亩;在古城乡古城村建立项目核心示范点50亩,辐射带动区域300亩。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预计项目辐射带动面积将达到800-1000亩,实现年产鲜切花1600-2000万枝,实现年产值4800-6000万元,经济效益3000-4500万元。 

特色果树示范基地

计划在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顺城区、望花区建立苹果、梨、葡萄、树莓、草莓、大榛子等5大示范基地,面积1.05万亩,其中在各示范基地内建立示范样板园,带动辐射面积2.0万亩。并在抚顺春雨果品专业合作社建立50亩果树新品种繁育圃,在新宾县上夹河胜利村建立500亩“都市农业”果树新品种基地。 

该项目五大示范基地总面积1.05万亩,其中示范区内各建立示范样板园1处,共1000亩,带动辐射面积2.0万亩,生产优质果品2.0万吨。建立果树新品种示范苗圃50亩,每年生产优质 苗木80万株。生产生物有机肥500吨。通过技术示范,苹果优新品种苗木栽培技术成活率平均达到95%以上,年采摘、商品化处理与贮藏果品1.5万吨,促进抚顺特色果树产业健康发展。 

优质高效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 

该项目将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抚顺县和市农科院建立示范基地。该项目将实现如下规模:新宾满族自治县香菇5000万袋,草腐菌100万袋;抚顺县黑木耳5500万袋,草腐菌100万袋;清原满族自治县香菇3000万袋,黑木耳3000万袋,草腐菌200万袋,推广面积1.69万亩。其中,“香菇半熟料单柱无连线立式栽培及全熟料拉线无床架立式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将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榆树乡、红庙子乡、苇子峪乡、新宾镇,以及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镇落脚。 

食用菌新品种应用比率达90%以上,转化率100%-120%,比常规品种增产30%。 
  累计推广面积1.69万亩(1.69亿袋),带动及辐射农户1万户,实现产值10.55亿元,利润6.58亿元,按照规模化提升创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增加25%计算,新增经济效益1.645亿元。 

清原马鹿产业示范基地 

实施地点:清原满族自治县 

实施规模:养殖规模争取达到清原马鹿存栏500只。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扩大清原马鹿良种保种群规模,形成清原马鹿良种繁育基地,整体提高清原马鹿群体品质和生产性能,形成公母配比和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的马鹿种群,重振清原马鹿的品牌优势。 

东部山区中草药科技示范基地 

中草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实施地点在清原满族自治县和新宾满族自治县,辽细辛在新宾北四平乡推广2000亩,玉竹、龙胆草在清原英额门镇推广6000亩,威灵仙在清原大孤家镇推广1000亩。刺五加在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大伙房水库周围推广6000亩。中药材推广面积合计15000亩,辐射两个县10个乡镇,面积60000亩。 

该项目实施后,两县优质中药材面积75000亩,预计亩增收800-1200元,共增加经济效益6000-9000万元。该项目实施后,将实现以点带面,促进中药材农业开发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示范带动中药材种植面积6万亩。其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将进一步实现保护水源地环境与促进中药材发展的统一。 

优质高产粮食示范基地 

该项目拟在抚顺县救兵乡、上马镇,新宾县新宾镇,清原县南山城镇等地建立核心示范区5个,每个100亩以上,建立新品种高产栽培战士基地合计1000亩,拟向示范区周围辐射推广合计3万亩。 

通过该项目实施,玉米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万亩,平均亩产750-800公斤,可新增产商品粮15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约300万元。 

无公害蔬菜高效种植示范基地 

该项目在抚顺县石文镇、海浪乡,望花区塔峪镇,顺城区河北乡,新宾县永陵镇,以及清原县清原镇实施,重点乡镇选1-2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0000亩蔬菜生产。 

确立示范棚户8户,引进蔬菜新品种15个,从中筛选适合抚顺生产的优良品种8-10个;选取2户种植番茄的农户,进行熊蜂授粉技术示范。进而在项目区种植番茄户中广泛推广应用熊蜂授粉技术。通过项目实施,培训农民1000人次,提高项目区蔬菜生产水平,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 

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继续完成2014年规划建设的8个标准化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即特色果品观光采摘园(石文镇)、民俗风情农家乐观光旅游园区(木奇镇、永陵镇),森林探奇、观光采摘园区(南口前镇),观花、采摘园区(顺城区河北乡房身村、会元乡砖台村),紫花岭生态园区(东洲区兰山乡),生态旅游观光园区(新宾县)。加紧建设完善已经建立的种苗繁育基地,今年计划在东洲区、新宾县新建苗木基地150亩。 

加强8个标准化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每个园区总产值同比增长5%以上。推广适用于抚顺地区发展的观光、采摘果树优新品种20个,应用6项综合栽培管理新技术。每个园区培育5-10名专业人才,培育农民1500人次。 

高产生态柞蚕产业示范基地 

该项目将在抚顺县及清原满族自治县的事宜乡镇建立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示范基地、柞蚕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基地、柞蚕高效放养技术示范基地、生态蚕场建设技术示范基地一级柞树轮伐枝干栽培香菇技术示范基地。 

基地建成后,预计示范区内单产或效益平均增加15%以上,节省蚕场资源15%-20%,示范养蚕户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逐步使柞蚕产业成为地方财政增收的可靠产业。 

玫瑰精深加工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该项目将在新宾县,清原县湾甸子镇建立示范基地100亩。 

确立玫瑰深加工示范企业1-2家,推广玫瑰深加工技术2-3项,提高当地原产品的效益10%以上。在企业关键技术方面,培养2-3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农民2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