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个城市平均24个好天 同比少了两天

09.08.2016  16:29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张阿春报道   7月份,辽宁全省1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24天,比去年同期少两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6项污染物月浓度全部达标,为今年首次,全省颗粒物持续两个月双达标。

  按照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7月份14个城市空气质量由好至差依次为:丹东、大连、盘锦、营口、本溪、铁岭、抚顺、辽阳、阜新、朝阳、鞍山、锦州、葫芦岛、沈阳。

  根据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监测数据,7月份,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月均浓度、一氧化碳浓度、臭氧八小时浓度分别为34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11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1.5毫克/立方米、160微克/立方米。6项污染物月浓度今年首次全部达标。

  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月均浓度同比下降7.1%、15.4%、9.1%,一氧化碳浓度、臭氧浓度、PM2.5月均浓度同比上升25%、3.9%、3%,8个城市臭氧八小时浓度超标,6个城市PM2.5月均浓度超标。

  全省PM10月均浓度平均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微克/立方米,今年以来连续两个月达标;14个城市全部达标,PM10月均浓度在39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之间,大连最低。

  全省PM2.5月均浓度平均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微克/立方米,今年以来连续3个月达标;8个城市PM2.5月均浓度达标,大连最低,为24微克/立方米,6个城市超标,鞍山浓度最高,为42微克/立方米。

  7月份,全省12个城市累计超标72天次,其中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为68天次,同比增加22天次,是我省达标天数下降的主因。

  7月臭氧八小时浓度比上月下降12.6%,继5月、6月份连续两个月超标后再次达标。臭氧污染程度有所减轻,但仍为各市超标天首要污染物。与去年同期相比,臭氧八小时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9%,已连续7个月同比上升。

  全省有8个城市臭氧八小时浓度超标,沈阳、抚顺、锦州3个城市浓度超过180微克/立方米,沈阳浓度最高,为183微克/立方米。沈阳、抚顺、铁岭臭氧分别超标11天、10天和9天,3个城市累计超标天次占全省4成以上。大连、锦州、辽阳3个城市各出现1天中度污染,全省未出现重度以上污染天。

  今年前7个月,全省1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为158天,同比增加7天,达标天数比例75.5%。1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64.3%-92.6%之间,除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铁岭外,9个城市同比上升,升幅在2%-14.3%之间。 按照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1-7月份14个城市空气质量由好至差依次为:朝阳、大连、营口、盘锦、铁岭、丹东、阜新、辽阳、抚顺、本溪、鞍山、葫芦岛、沈阳、锦州。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