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个绿水工程让浑河干流水质达标

25.08.2015  10:54
    记者在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采访时看到,山路两旁成片的中药材苗木绵延几里,一块块写着“大伙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绿色标志牌矗立在田地里,不时从车窗前闪过。抚顺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河流面源污染问题,目前,抚顺市已在大伙房水源地二级和准保护区内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7.3万亩,年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28.6吨,减少化肥施用量2860吨。 ”据了解,今年抚顺市计划在水源保护区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4.43万亩,同时新建绿色中草药、绿色粮食作物和水果等绿色农业示范基地13.49万亩。     近年来,抚顺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浑河流域水质、保护大伙房水源地水质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绿水工程,加大浑河及其支流河污染治理和河道综合整治力度,全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成果。     自2012年以来,抚顺市累计投资16.2亿元,实施了53个“绿水工程”重点项目:实施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新铺设截污干管61.8公里、检查井2000座,城市居民集中生活区生活污水基本实现截流;开展支流河河道综合整治,完成城市干支流防洪堤建设51.4公里,整治支流河道60公里,清理淤泥和垃圾60万立方米,河道沿岸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新建湿地公园3个,进一步提升了浑河生态自净能力;实施废弃垃圾场封场,对4个简易填埋场进行封场,建设一座200吨/日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集中处理各垃圾场渗滤液,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通过实施“绿水工程”,浑河干流水质达到四类水体标准。     在浑河城区段的支流中,有13条污染相对较重。在实施绿水工程中,抚顺市坚持以人为本,把13条支流河堤岸建设和环境改造作为浑河生态景观带建设的重点,对章党河、海新河、古城子河等13条支流河实施清淤、清除垃圾、堤防整形、填筑防护、绿化及景观建设。在抚西河东支流沿线,抚顺市民王永说:“现在眼看着抚西河一天天变美,心情也越来越好。 ”目前,以月牙岛公园、人民广场、浑河滨水公园为标志的浑河生态景观带已经建成,13条支流河河段完成了清淤、垃圾外运、堤防整形、填筑防护等工作,并陆续开展了绿化、亮化、美化等景观建设。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抚顺市以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投资4.5亿元,在48个乡镇373个行政村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排水边沟、污水截流管网、畜禽粪便发酵池及沼气池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能力。     “十二五”以来,抚顺市累计投入4.7亿元治理农村河道近1600公里;推进大江大河支流、中小河流及河道综合整治重点县项目建设工程,争取项目43个,对浑河、苏子河、社河等重点河道进行了系统整治。目前,抚顺市有21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或省级生态乡镇,100多个村成为省、市级生态村,生态村比例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