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中煤烟聚集物健康危害最大

12.08.2015  10:51

  北京大学专家课题组与苏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日共同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PM2.5中煤烟聚集物因具有高粘附性和聚合性,对人类健康最具危害性。

  据介绍,在过去几年中,有很多研究报道了PM2.5的数量、尺寸、形状、成分、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虽然化学毒性对人体健康影响重大,但这并不是导致颗粒危害性的唯一影响因素,而形状、表面性质等形貌因素也对细颗粒的危害性有显著影响。

  此次研究通过测量PM2.5 颗粒的表面粗糙度和粘附力,首次报道了PM2.5 空气污染物的纳米力学性质, 而且通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 评估了哪类PM2.5大气污染物最具毒害性。

  根据专家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报告,PM2.5主要分为4类,即蓬松的煤烟聚集物、长条状矿物灰尘、球状浮尘和其他颗粒物。其中蓬松且富集碳的煤烟聚集物,具有很高的粘附性,易于聚集其他种类的颗粒,导致其化学成分的混合及毒性增强。

  此外,当这种煤烟聚集物接触到人体时,它的强粘附性可能会使人们的皮肤和细胞更加持久地接触这些污染物,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基于此,科学家判断,这种来自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煤烟聚集物可能对人体最具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