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北漂”回乡创业记

27.03.2018  10:02

  “hi,大家好,我叫王金泽,这里是我的家乡辽宁丹东,我身后是我自己种植的草莓,这两箱是小蜜蜂的家,我的草莓就靠它们传授花粉,草莓是不打任何农药,纯天然自然生长的,可以直接采来就吃。”前不久,29岁丹东小伙儿王金泽的一段自拍短视频登上了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节目。视频里,王金泽举着自拍杆,带领全国观众共同欣赏了丹东的草莓种植大棚。隔着荧幕,仿佛一股淡淡的草莓清香扑面而来。

  3月23日,记者来到王金泽和朋友艾歆崇在振安区五龙背镇租建的草莓大棚。一垄垄郁郁葱葱的草莓苗整齐划一,绿意盎然,叶间不时露出几个调皮的“小红脸”,垂涎欲滴的草莓果正等待着主人采摘。大棚外的工作间里,王金泽、艾歆崇和工人们正忙着将采摘好的草莓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市场。“视频里播放的,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王金泽憨憨一笑。

  王金泽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从事过一段农业灌溉设施工程工作,一直和农业“打交道”。“在北京工作这几年,发现丹东草莓特别有知名度,北京很多超市卖丹东草莓。有时我就想,当个‘北漂’不如回家创业。”2016年末,王金泽回到了丹东,开始筹谋建大棚种草莓。“农村是广阔天地。”艾歆崇的脚踏实地、不惧困难,让身边人刮目相看。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谈起创业历程,王金泽激动不已,“总书记说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我们就拿这句话不断勉励自己。”刚创业时,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兄弟俩顶着压力选址找地方,为了自己认定的事作最艰苦的努力。去年6月,得知五龙背镇政府投资修建了多个大棚,只等有志之人前来承包,二人果断签下合同。

  创业难不难?“看见外面的面包车了吗?装修大棚的时候,车就是我们俩的‘家’。”王金泽笑道。大棚建起来了,但是棚内所需的滴灌、温控等基础设施,还有包装车间等等,都需要自己修建。为了施工方便,两个人吃住都在面包车上。“丹东草莓这么有名,可是温室生产技术水平与南方有很大差距。”王金泽说,他想做一个“吃螃蟹的人”,把外地先进的自动化控温、远程智能卷帘和浇灌设施引进家乡,率先在自己的草莓大棚里搞起了试验。“这些自动化设施虽然有点奢侈,但我想让丹东同行感受一下现代农业的新奇与魅力。”王金泽说,他的梦想就是用一部手机操控整个大棚,即使半夜下大雪,也不用慌慌张张地从家赶到大棚卷帘子了,可以用手机一键操作。

  温室设施实现自动化现代化,连草莓品种也实现更新换代。“我们一个棚种的是丹东现在最流行的九九草莓,另一个棚种的是从北京昌平草莓基地引进的西班牙百利1、2、3号草莓品种,这个品种非常接地气,抗病性也强。”王金泽说,他在北京昌平和朋友投资兴建了四个草莓大棚,里面就有“百利”这个新品种。丹东特殊的地理气候,对于种植出口味佳的有机草莓有很大优势。“市场零售价每公斤120至160元,利用电商平台,一点儿都不愁销售。”艾歆崇说道。

  “不学习不行,不创新不行,要幸福就要奋斗。”王金泽拿出自己的《种植日志》,上面写着从去年9月种植以来每天的点点滴滴:早上6点多,起床,开车从市区赶到大棚,和住在大棚附近的艾歆崇一起开门、收棉被、除草、摘果……一天下来,两个壮小伙儿累得直叫唤。“第一年,技术有点儿跟不上,好多知识都在学习和实践中摸索。”王金泽笑笑说。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国家现在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振兴做一点点贡献,也改变我们的职业和人生。”王金泽的话掷地有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未来可待,我们唯有选择担当,方能不辜负这段最美的青春。


(责任编辑:张爽) 作者: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