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爱如潮水涌向“大棚女孩”

13.02.2015  10:36

  自本报1月29日刊登了《大棚女孩张临娥》的故事以来,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2月10日,《辽沈晚报》也刊登了题为《“大棚女孩”抱野猫取暖备战高考》新闻,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大棚女孩”。春节将至,为了让这个家庭能过个好年,过一个安心年,许多热心人士纷纷为张临娥献上爱心。

  2月9日,得知有好心人要来慰问,张临娥一大早就坐着公交车穿越半个城市从医院赶回来。由于刚做完手术,鼻子不能受冻,她戴着口罩,言语间还带着齉齉的鼻音,眼里泛着湿润的光。

  因家庭十分贫困,张临娥已查出患鼻炎一年多,却从来没有吃过药,也没钱治病,导致左耳失聪。“因为自卑,我不敢跟老师说我的一个耳朵听不见了,但是坐在后面已经听不到老师讲课,我这才跟老师讲。”如今的张临娥坐在第二排,但对于即将要步入大学课堂的她来说,若在公共课堂上仅用一只耳朵听课,怎么能不影响学习呢?这也是她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近日,张临娥的鼻炎发作,已经严重到必须手术的程度,她的父母不得不向家人和邻居借钱给女儿做手术。这一生病,对于原本不堪重负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懂事的张临娥知道自己的病给家里带来了负担,也总是责问自己:“我到底该不该治这个病?”

  上期刊登张临娥举债入院的消息后,立即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张临娥捐款,不希望再让她的病情恶化下去,为她们一家解决了当务之急。“这个冬天,幸好有你们。”张临娥哽咽着说:“真的很感谢你们。”

  张临娥住院期间,市教育局局长于守魁到医院看望了她,并自掏腰包给张临娥送去了慰问金。于局长关切地询问女孩儿的学习情况、病情以及家庭近状,亲切地叮嘱她:“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又在生病,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不要心疼钱,身体可是学习的本钱。”今年高三的张临娥即将面临高考,除了担心自己的病情外,她对大学生活也并不很憧憬,因为还有更多的顾虑。“上大学需要很多钱交学费,而且,我离开家后,家里就少了一个人干活,照看生病的爸爸和做农活养家的重任,也就只能落在妈妈一个人的身上了”“你得勇敢面对生活,想做的事就要努力去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继续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有什么事情可以多和我们沟通,学校、老师、社会都会给你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于局长说。

  在众多关注大鹏女孩的爱心人士中,有这样一位匿名军人。他得知张临娥的情况后,与本报编辑联系,希望能尽自己微薄之力来帮助这个女孩。“太多的钱我没有,但我想从每个月部队发放的津贴里把零用钱省出来,以后每个月寄给她200元当生活费,自己少跑几趟食杂店就有了。”2月8日,这位军人给了“大棚女孩”400元的过年费,如期到了张临娥的账户。得到资助款后,张临娥尝试联系这位好心人,但这位军人坚持不留姓名。张临娥便通过本报编辑转捎一封感谢信,来表达对这位军人的感激之情。

  听闻张临娥的近况,曾获得全国“人民英模”称号的爱心人士关世武和他的爱心团队,带着米面油等慰问品,在寒风中给张临娥家送来了温暖。关世武把他今年刚获得的慰问金,拿出来500元捐给了张临娥。当看到用塑料布搭建的住所,周围凌乱地堆积着拾来的垃圾,空气中夹杂着的饲养牲畜的味道,关世武有些动情:“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要壮大爱心团队,让更多热心人加入到队伍中来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我还要带着其他爱心队员再来看望她,争取集合大家的力量多帮助他们解决些实际问题。”

  张临娥的状况还得到了丹东市儿童励志会的关注。励志会旨在帮助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2月10日,会长潘盈君和部分会员也来到女孩儿的家中。看到大棚女孩家里的真实情况后,潘会长不禁叹气:“在这么简陋的环境里,孩子怎么能安心学习呢?”他们表示,将张临娥列为他们第156名受资助的学生。不仅如此,潘盈君还主动帮张临娥联系了耳鼻喉科的专家,希望她的耳朵可以尽快得到较好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期贻误终身。

  2月11日下午,张临娥的户籍所在地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也到张临娥家走访,并送去3000元临时救助金。“经过实地考察,张临娥家符合低保条件,明年三月就会将她家纳入低保户。今天送来临时救助金,先让他们过个快乐祥和的春节。”负责人如是说。此次走访,工作人员将张临娥家办理低保的相关证明、诊断书一并拿走,以便减少他们日后办理低保时的往返费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继续关注“大棚女孩”的生活情况,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七彩慈善义工队也发动队员把准备好的保暖用品送到女孩儿家,希望张临娥一家人可以过一个暖冬。义工队负责人老五表示:“无论是米面等粮食还是棉衣棉被,只要女孩需要,我们义工队为她购买。”

  截至目前,新华网、腾讯网、辽宁日报官方微博等分别转载“大棚女孩”的故事,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沈阳一位爱心女士要去了张临娥的账号,表示为她捐助5000元;南京一位网友寄来了500元;一位名叫“三眼观音”的百度贴吧吧友,利用短暂的午饭时间,找到本报编辑让代为转交他的爱心款,之后便匆忙离去。还有许多好心网友,在看到报道后,也相继汇款给张临娥,希望可以帮助她解除燃眉之急。

  对于众多好心人的帮助,张临娥心有不安,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对于所有帮助我的人,虽然谢谢两个字已无法表达我现在的心情,但还是想当面亲口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们,我已经很知足了,也觉得很幸福。我会用今后的行动来报答,会努力学习来回报所有好心人的关爱。”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爱心人士对大棚女孩张临娥的帮助,才让这个跌落在谷底的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让这个处在人生逆境中前行的阳光女孩有了信念的支撑,也给在寒风中傲立的大棚小屋带来了温暖。

  众人拾柴火焰高。愿更多有心人关注大棚女孩张临娥,让来自社会的爱与温情遍布大棚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