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纪实

20.08.2019  09:04

  经过综合整治,东港市合隆村呈现出美丽宜居的新貌。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蔡晓华摄

  东港市石桥村发动村民参与植树种花,使全村绿化覆盖率高达90%。

   核心提示

  丹东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一座山青水绿天蓝的城市。全市淡水资源丰富,拥有河流1000多条,人均占有淡水量是全国人均的1.3倍、全省的4.6倍。全地区森林覆盖率达66%,犹如辽东半岛支撑起的一把天然绿伞,使这里成为辽宁名副其实的“”。

  近年来,丹东市在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畜禽粪污治理等工程,在全地区所有镇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村庄清洁行动,使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不断打造人居佳地。今年前6个月,丹东各项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市8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监测均值均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且均达到或优于Ⅲ类,全市河流水质优良比例100%,全市10处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水源地保护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8月17日,记者在凤城市草河街道平安村花家堡子饮用水水源地附近看到,炎炎烈日下,村干部和党员带领着村民翻土、栽花种草,积极投身水源地治污公益事业中。“大家想了不少长久治理污染的办法,最后决定把垃圾箱集中清理后,在原垃圾箱处垫土栽花,既美化村容村貌,又能防止村民乱扔垃圾再次污染水源地。”平安村村民李彦峰说。

  花家堡子饮用水水源地关系着凤城市千家万户的饮水安全,针对出现的一些污染问题,当地相关部门及时将之前农户排放污水的污水口实施封堵,并将水源地治污工作与正在推进的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合二为一,为村民每家每户配备污水回收桶、可回收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桶各一个,协助每户挖了可腐烂垃圾坑,并租用吸污车,每天将各家各户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村里还成立环境义务监督员队伍,每天进行巡逻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宣教再引导,确保村民做到知行合一。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污举措,花家堡子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多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水污染问题,大力开展水源地违法建设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水源地流域网箱养殖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网箱养殖有序发展,开展尾矿专项整治行动,严防尾矿库尾砂流入水库、河流,解决好尾矿污染水源问题。通过自查、现场核查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强化监督组督察反馈等方式,丹东发现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整改问题25件。

  为了让百姓喝上放心水,丹东全力加快推进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各属地政府切实担负起整治主体责任,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科学制定整改方案、紧盯节点倒排工期、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建立“一问一档”,确保将整治任务细分到每个具体环节和相关职能部门,并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在报刊、政府网站等开设“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专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市政府、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多次就整改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督导,逐项现场核查、查看整改进度、提出具体要求,并依托报刊、政府网站实行整改落实进展情况公开通报,有效推进各属地政府加快工作进展。截至目前,25件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已有21件完成整改。其余4件将在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

   厕所革命”让乡村更宜居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丹东的农村厕所改造进行的怎么样?

  在东港市合隆满族乡合隆村马玉才家,记者看到,改建一新的旱厕干干净净,过去“两块砖、一个坑、蛆蝇滋生臭烘烘”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从马玉才家出来,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白墙青瓦,硬化的屯堡路直通家门口,曾经堆放在门前的柴草垛、杂物堆不见踪影,屯堡路边、村民家的房前屋后栽植了树木和花草。“小厕所解决了大问题,现在农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干净,和城里的差别越来越小了。”马玉才高兴地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马玉才家的无害化厕所是村里统一改造的,为三格式呈品字形,化粪池用水泥砖砌防渗漏。粪便先在第一格发酵,为了防范沼气等有害气体,在第一格设置了排气管,距离地面20厘米处安装了斜插式的导粪管,当粪便达到此高度,就通过导管进入到第二格进行发酵,然后再以同样方式进入第三格发酵,经过三次发酵后就完全变成了无害化粪水,可直接用于浇地施肥,真正达到了无气味,无渗漏,无蝇蛆。此外,村里还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马玉才所在的村民组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改造,硬化了屯堡路,并实现了入户进院,安装了路灯;屯堡路边、群众房前屋后栽植树木、花草,改造了传统旱厕,清理了柴草垛、杂物堆,达到了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五化”标准。村里还建设了满族文化长廊、满馨书苑、战国青铜遗址和抗联遗址等文化设施。一个房屋街道杂乱陈旧的落后村民组通过整治,转变为民居特色突出、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的民族村寨。

  “只有基础设施跟上去了,才能吸引外来游客住得下来。”合隆乡党委书记、乡长吕强由衷地说。针对民宿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地争取资金30万元,为合隆村10户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建设了男女分设、带洗手池的无害化水冲厕所,建设了A级标准的公共厕所2座。村里还在村规民约中要求所有农户在新建、扩建、改建房屋时必须规划建设室内水冲式无害化厕所,实现“厕所入户”。目前全村共有300多户民房和楼房户建设了室内水冲式厕所,大部分配备安装了太阳能洗浴设备,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化的舒适生活。

  多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当作农业农村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农村改厕工作,历经几任市委书记、市长持续抓,农民群众从抵触、不接受,到愿意改、主动改。改厕的标准也从卫生厕所逐步升级到无害化厕所。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到2018年底,全市卫生厕所共有393764座,普及率超过80%。

  今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重新部署和调整,丹东市将这项工作纳入到《丹东市落实“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之中,把工作重心从卫生厕所建设调整到无害化厕所改造,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规划,统筹协调农村户用厕所、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建设,并与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污水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同步规划建设,实现一体化推进。根据实际需要,今年,共有10332座农村户厕纳入改造计划任务,计划投资3000万元。

  在改厕模式上,丹东充分考虑到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农户的需求差别,提出了“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尊重自然,尊重农民意愿”的改厕原则,对改厕工作实行分类指导。

  今年年初以来,丹东统筹协调农村户用厕所、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建设,将10332座农村户厕纳入改造计划任务。在推进“厕所革命”的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他方面也同步推进,目前,全地区投入2.6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随着“厕所革命”等一系列举措的深入推进,曾经卫生状况堪忧的农村卫生环境正在经历一场蝶变。

   垃圾分类让农村环境大变样

  8月17日,记者走进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和干净整洁的村路,路旁房前绿树婆娑鲜花盛开,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映入眼帘。

  “我们村不仅每家每户卫生收拾得好,邻里关系处得也特别融洽,住在这里特别舒心!”村民安平笑着对记者说,村里人以前习惯随手乱扔垃圾,现在搞垃圾分类,村民会把可回收的垃圾装袋收好,然后卖给废品收购站。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曾经“垃圾围村”的龙泉村面貌焕然一新。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量激增的状况,龙泉村在破解垃圾治理的难题上,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在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村委会将抓垃圾源头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经过深入农户调查走访,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制定了“五分三处法”,通过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减量和集中处理。“五分法”就是把生活垃圾根据特性分为可沤肥、可燃烧、可变卖、可填埋和其他五类。“三处法”即由村民自主处置可沤肥、可燃烧、可变卖垃圾,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则由村里集中收集处置。从每家每户的垃圾源头抓起,让大部分的垃圾在农家院里变废为宝,从而极大减轻了垃圾收集外运压力。自实施垃圾分类减量“五分三处法”以来,龙泉村垃圾清运量减少了90%以上,由以往每天清运一次减少到10天清运一次。为防止垃圾“回头”,龙泉村还有效利用了清理出的空地,以组、屯为单位,推进庭院种植软枣猕猴桃,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以绿治脏、以绿治乱,实现村庄清洁化、优美化。

  龙泉村的华丽转身是丹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年初以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资金2.6亿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实好,丹东市成立“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县两级政策措施和工作规划,先后出台了《丹东市落实“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形成了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年初以来,相关部门多批次组织市、县、乡、村级干部赴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大连庄河市等地开展学习先进、复制经验活动,并推出了龙泉村、山城村、合隆村、山河村等本地典型,进行样板示范带动。在工作中,各地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如东港市黑沟镇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安排镇政府工作人员实行常态化巡查。振兴区打造党建、群团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融合等好的做法,在全市推广。

  目前,全市已投入640万元在160个村庄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发动每家每户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垃圾清运量减少70%以上。今年计划完成的6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完成整治2处,其余4处整治进度达到50%以上。全市642个行政村建立了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市累计投入村庄清洁行动整治资金3139.7万元,出动人数15.9万人,车次6.4万台次,清运各类垃圾15.3万吨。18个绿化美化试点村全部启动建设,11个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正在落实。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蔡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