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蓝旗村“摘帽”了

14.03.2018  08:21

  精准扶贫一直是丹东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两年,丹东市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工程,确保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同时,各部门的驻村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圆满完成每年的贫困村摘帽及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如今,这些脱贫村发展怎样了?日前,记者深入各县(市)区,探访脱贫典型,感受脱贫新气象。

  初春,乍暖还寒。凤城市蓝旗镇蓝旗村7座温室大棚排排而立,时不时有劳作的村民进进出出。“这些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属于村集体,以租赁的形式对外发包经营,获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贫困户,另一部分属于村集体。”3月13日上午,站在温室大棚外,蓝旗镇蓝旗村党支部书记迟吉利告诉记者,村里的贫困户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入股参与温室大棚建设,目前,这些温室大棚已经全部租给村民用于种植小浆果、蔬菜、苗木等农作物,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7万元的收入。

  蓝旗村位于凤城市西南部,总人口3726人,下设18个村民组,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经济作物为主。由于贫困人口多,村集体无收入,2016年,蓝旗村被认定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贫困人口49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蓝旗村积极探索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新路子,利用村里土地资源,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确立了符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温室大棚建设项目。“我们村集体经济底子薄,项目不好选,这项产业不仅让俺们村实现整村脱贫,也让村集体的腰杆挺了起来。”迟吉利说,2017年底,全村贫困户每人获得入股分红500元,部分贫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

  眼下,正值春季桃树管理的关键阶段,蓝旗村脱贫户黄春梅正在桃园忙于桃树修剪。这几天,黄春梅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桃树的日常管理上,每天穿梭于桃林与家之间。“从正月开始,桃树就要经历修剪、追肥、打药、除草等步骤,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干活,虽然累些,但生活有了指望,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黄春梅朴实地说。

  今年45岁的黄春梅与女儿相依为命,丈夫在女儿刚满一岁的时候因病去世,瘦弱的她独自撑起一个家。据黄春梅回忆,丈夫去世后,她便和女儿搬到娘家生活,照顾瘫痪的老母亲。当时,唯一的经济收入就是母亲养的十几只母鸡,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竟然连女儿在学校每天1元钱的伙食费都交不起。2016年,黄春梅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里机关干部以及市级帮扶责任人多次入户了解情况,送来帮扶资金,并根据黄春梅家的情况研究脱贫计划。考虑到黄春梅尚有劳动能力且家中有山地,村里决定帮助其发展桃园。去年春天,在镇党委书记的帮扶下,黄春梅栽种了10亩桃树。当得知黄春梅的女儿正读高中,丹东市驻村工作队为黄春梅送来了1000元的教育扶持资金。同时,镇党委又联系一家企业帮扶其女儿完成所有学业。“女儿上学问题解决了,家里的生活负担就减轻了不少。”黄春梅长舒一口气。温室大棚项目的入股分红加上低保补助,黄春梅顺利地脱了贫,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5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估计每年将有10万元的收入,那时候生活会更好。”黄春梅腼腆地笑着。

  在蓝旗村11组脱贫户车贵有家的院落里,11只绒山羊“咩咩”地叫着。车贵有没事便来到羊圈边观察绒山羊的生长情况。“春节前后,这只绒山羊生了一只小羊仔儿。”车贵有指着其中一只羊说。

  车贵有因一次意外事故致残,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儿子的学费,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深渊。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根据车贵有家里的情况,为其提供了10只绒山羊,发展养殖产业。去年,车贵有收到了驻村工作队送来的教育扶持资金及村里的分红,并享受了大病救助政策,多项扶贫措施让车贵有一家成功脱贫。

  “在帮扶措施上,所有贫困户至少实施了产业扶持和社会低保兜底两项措施,有学生的贫困户增加教育支持,有大病的贫困户实施医疗救助,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因户施策,让每户都实现脱贫。”迟吉利说,在各帮扶单位及镇里帮助下,2017年全村顺利完成“摘帽”任务。

  在脱贫的同时,蓝旗村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近年来,村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道路硬化、河道水渠治理、广场建设、村路亮化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如今的蓝旗村,崭新的水泥路通村入组,河道整洁干净,健身广场平坦宽阔,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面。


(责任编辑:张爽) 作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