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话:与大连方言相似不相同

19.04.2017  09:14

  丹东方言发音人王新本正在用方言讲故事。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晓阳 摄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丹东方言整体保存现状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基本都能熟练使用地道的丹东方言。但年轻人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较大。丹东方言有逐渐弱化的趋势。”近日,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丹东地区项目带头人原新梅教授接受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说。

  原新梅表示,丹东方言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方言主要表现在三点:其一,从语音上看,丹东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把翘舌音读成平舌音,也就是zh、ch、sh发音时多变成z、c、s;其二,从声调上看,最大的特点是把普通话里的第一声读成降平调,接近普通话里的第四声,这导致丹东方言的第一声跟第四声读音接近,外地人难以区分。其三,从词汇上看,有些特色词汇,比如说“蚂蚁”,在丹东方言中是“蚂肌羊子”;“太阳”,在丹东方言中是“日头”。丹东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与大连庄河地区属一个方言区,所以在方言中有相似之处。

   丹东与大连方言相似不相同

  辽沈晚报:很多人都说丹东方言和大连话很像,您也说它们属于同一个方言区,那它们之间是否有明显区别?

  原新梅:有区别,但区别不大。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音中的声调。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在丹东方言中读成降平调,而大连方言读成降升调。二是方言词汇不同。有些丹东方言词在大连方言中没有。

  辽沈晚报:有一句玩笑话是说丹东方言有一股“海蛎子味儿”,您在采集研究中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原新梅:丹东居民当中绝大部分是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所以方言的基调是胶东味,又受部分当地满族俚语的影响,后来还要努力向普通话靠拢,“海蛎子味”就这样形成了。

   为方言录音 六旬老人每天步行80分钟

  目前丹东方言调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在工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中,让原新梅感触最深的是丹东人对自己方言的热爱和参与保护方言工作的热情。

  辽沈晚报记者:在采集过程中您带领的团队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趣事?

  原新梅:说到困难,我要特别感谢两个人:一位是赵建军博士,录音录像、撰写文本是很繁重又复杂的工作,我因为学院本身工作繁忙,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都是赵博士在帮忙协调;还有一位是丹东市语委办主任孟曙光,其实寻找合适的方言“代言人”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有了她的帮助,我们才很顺利地完成了。

  而调查过程中让我觉得最有趣也很感动的是一位65岁的大爷。他家离录音的地点并不近,他每天需要步行往返80分钟。我们觉得他辛苦劝他坐车,他却笑说就当遛弯锻炼身体了。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报道
锦州话:尾音上扬 俏皮自带喜感     17-04-19 09:01
沈阳话:最大特点是不分平翘舌     17-04-19 08:59
书店老板编纂60万字东北方言“词典”     17-03-23 07:12
葫芦岛:兴城方言入选国家数据库     17-03-16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