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妇联创新载体 完善措施 为培养学习型女性、创建学习型家庭积蓄恒久动力

24.03.2015  12:03

      大连市妇联坚持从妇女和家庭的实际出发,通过创新开展五项载体活动,促进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果转化,使学习成为广大女性和家庭的精神坐标和价值追寻,为培养学习型女性、创建学习型家庭积蓄恒久恒新的动力。

  一、创新学习载体,强化学习效果

  一是实施女性素质提升行动,以学习促女性成才成长。去年以来,市妇联面向不同妇女群体扎实推进分层分类培训,促进了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提升。首先,实施新型女农民科技培训计划。全年培训妇女产业带头人106名、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2500人、妇女劳动力骨干2.55万人,培养妇女科技骨干4878名。其次,实施女性小微企业支持计划。建立大连市女性小微企业带头人培训示范基地,同时利用各级各类妇女创业实训基地,实名制培训女性小微企业带头人2348名,助推65个女性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培养妇女创业带头人89名。第三,开展女大学生创就业培训。为200余名大学生提供了创就业实习指导。第四,推进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开办242期家政培训班,培训1万余人。第五,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做好培养女干部工作。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第10期处级女干部培训班,对47名处级女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

  二是举办幸福女性课堂公益讲座,以学习促幸福能力提高。为响应市委关于建设“幸福大连”的号召,提升妇女和家庭的幸福力,2012年,市妇联开设了幸福女性课堂,借助现代信息手段,以公益讲座为主体,以系统培训为支撑,开设了六大系列十余个方面的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女性的多样需求,打造有特色、有活力、有影响、有成效的女性教育培训品牌。市妇联主体课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市内多学科、多行业的领军人才,持续推出经典课程。区市县妇联结合各自实际,办好本地区分课堂。1个实训基地和5个培训基地从专业优势出发,开展系列化女性素质培训。基层流动课堂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使幸福女性课堂深入基层、深入妇女群众。去年共举办幸福女性课堂公益讲座141期,近万人受益。幸福女性课堂被评为大连市民学习品牌,《中国妇女报》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

  三是开展花样家庭创评活动,以学习促良好家风形成。市妇联坚持把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和时代新风有机融合,在2013年选树“幸福家庭”榜样的基础上,取“幸福像花儿一样”之意,去年在全市范围内推选了1万户“花样家庭”,引导广大家庭创建书香飘逸的兰花家庭、自立自强的梅花家庭、和睦幸福的百合家庭、廉洁自律的荷花家庭、乐观奉献的葵花家庭、环保绿色的槐花家庭,呈现了学习型家庭精彩纷呈的生活百态,树立了好家风,凝聚了正能量。

  四是开展家庭阅读接力活动,以学习促家庭文化繁荣。阅读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基础,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精神底色和文化品位。为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我市家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程度,去年市妇联组织开展了家庭阅读习惯调查,在此基础上,围绕书香大连建设的总体目标,以 “阅读·悦生活”为主题,联合有关部门启动了大型文化公益活动——“好书传万家”阅读接力,倡导“阅读改变家庭生活方式,阅读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旨在以阅读接力的方式带动家庭阅读、全民阅读。设计了阅读接力记录和工作手册,建立了阅读接力站点工作流程,成立了阅读接力工作群,在100个社区“妇女之家”建立了阅读接力站,在佳兆业购物广场建立了阅读接力中心枢纽站,聘请40位学习型妈妈作为阅读接力推广人,为社会化阅读接力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是开展社区(村)普法宣传活动,以学习促家庭社会平安。为提升妇女和家庭的法律素养,助推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去年市妇联以“法律温暖,家庭幸福”为主题,开展了百场社区(村)普法宣传活动,组织由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和妇联干部等组成的普法宣讲团成员,深入社区(村),面向妇女和家庭,举办239场普法讲座,大力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引导妇女充分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强化规则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促进了平安家庭、平安大连建设。

  二、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组织化带动。首先,充分发挥妇联健全的组织体系的作用,坚持各级妇联组织带头,通过开展“四讲、四比、四赛”活动、学习培训和研讨以及培育部室文化和机关文化等,努力把各级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其次,切实用好覆盖全市各社区(村)的“妇女之家”这个妇联组织在基层开展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举办家庭读书会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妇女和家庭踊跃参与。第三,深入发现、深度挖掘、充分展示学习典型,树立生动可亲、真实可信、优秀可学的身边榜样,通过典型带动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学习,学以致用。

  二是社会化推动。首先,有效整合和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各类学习培训基地,搭建社会化教育培训平台。依托沙河口区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建立了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联合市人社局持续扩大女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的覆盖面;依托社会化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幸福女性课堂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依托中华女子学院、上海妇女干部学校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完善了以党校、行政学院和妇女儿童阵地为主要渠道,以妇女研究基地和高等院校为重要基地,以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为有益补充的社会化教育培训网络。其次,建立了由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教授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专兼职妇女工作者等组成的开放式师资库,从而为妇女和家庭学习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三是网络化牵动。首先,依托城市智慧化建设,建立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在妇联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了网上课堂、视频教室等,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搭建了多元化、网络化、立体化、开放化学习平台。其次,充分利用QQ群等现代化沟通方式,建立了与各类女性群体的网上联系,成立了班委会等网上学习自治组织,引导了妇女和家庭的学习兴趣和方向。第三,建立了学习信息发布和互动平台,利用各类媒体以及妇联官方微博等,及时发布妇联组织学习培训、公益讲座信息,通过网络化牵动,把学习触角向家庭延伸、向妇女拓展,使学习真正成为广大妇女和家庭的生活理念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