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实现城乡统一

21.12.2015  11:51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这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实现城乡统一,更好地推动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我国自2006年起先后建立健全农村、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近10年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义务教育投入由2005年的243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993亿元,年均增长19.4%。

  “此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创新。”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表示,这将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义务教育经费机制着力“保基本”“补短板

  财政部教科文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和地方及时出台了多项财政政策,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在“保基本”方面,一是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二是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三是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仍将着力“保基本”。到2016年,将达到中西部地区小学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地区小学650元、初中850元。

  在“保基本”的同时,着力“补短板”,积极支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支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二是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此外,财政还将关注点放在努力“提质量”上面,继续实施“特岗培训”“国培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经费“钱随人走

  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会在这一次改革当中全部受益。

  据记者了解,新的制度实施后,原来对农村学生的倾斜不变。大约1300万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会直接受益,其中的一大政策亮点就是“教育经费可携带”。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进教育经费可携带,适应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形势要求。实现教育经费可携带,通俗地讲,就是钱随人走,即学生无论在城乡都可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学生无论在哪里接受义务教育,国家都会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足额安排补助。

  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经费随人走彰显了财政拨付政策的公平公正,减轻了流入地政府负担,有利于提高流入地政府解决外来学生就学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随身“携带”教育经费的外来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分享流入地教育资源。

  此外,其余四类学生也将从中受益。一是寄宿制学生保障水平提高,将惠及3000多万学生;二是1200万名民办学校就读学生,将与公办学校学生一样享受同样的公共财政的“阳光”;三是以村教学点为主的规模学校,500多万学生的保障水平也将提高;四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也将与普通学校学生一样受益。

  余蔚平透露,中央财政下一步将从更高层次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着力建机制,不断提高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二是着力保基本,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采取专项措施,解决突出的问题。三是着力可持续。保障机制城乡是统一了,但还是重在农村,要补短板、填洼地。此次改革将分两步到位:2016年先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7年统一“两免一补”政策。今后国家还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记者 胡兆燕)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