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08.03.2019  17:31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回望2018,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继续在中华大地扎根、开花、结果。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力透纸背。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42亿人、1.96亿人、2.39亿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2.27亿人;全国新登记企业比上年增长10.3%;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涨,调整幅度较前一年增长5%左右;大病集中救治病种扩大到21种,累计救治患者54.8万名……

      就业趋平稳、待遇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民生的持续改善离不开中央财政的倾力支持。过去一年,直面民生领域的痛点和难点,中央财政夯实支出责任,加大投入力度,聚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织牢社会保障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对民生领域的支出不降反增。2018年,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084亿元,增长9.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700亿元,增长8.5%。

      特别是在落实提高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与百姓直接相关的民生政策上,中央财政支出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018年,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增长了11.4%,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增长了9.4%。

      2018年,一笔笔真金白银作为中央财政补助按时拨向医疗、特困群体生活保障、就业等民生工程——109.63亿元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下达完成,主要用于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1400.9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下达完成,由各地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五方面支出;31.7亿元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全部下达,由各地统筹用于残疾人康复(含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托养、扶贫、助学、文化、家庭无障碍改造、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等方面支出……

      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中央财政资金的分配不是“大锅饭”,更不是“撒胡椒面”。近年来,财政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在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分配、使用以及追踪问效各个环节建立起覆盖全过程的、长效的监管机制。

      具体来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采用因素法切块方式分配,重点支持工作任务重、工作绩效好、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并对列入国务院激励支持名单的省份给予倾斜支持。

      比如,在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时,财政部将项目上年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分配资金的重要因素,对进展慢、年度任务没有完成的项目,相应核减当年补助资金,用于奖励考核成绩靠前的省份或医院,将各项医改资金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实实在在的财政投入,务求实效的考核指向,利民为本的统筹安排,中央财政已经成为我国民生改革实践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后盾。

      2018年8月,随着《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下发,以全国性或跨区域的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得到了适度强化。相关专家认为,《方案》实际上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承担着主体责任。

      根据《方案》要求,医疗卫生领域支出责任的落实将从2019年开始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要按照确定的支出责任合理安排预算,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

      记者了解到,自国务院2018年2月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将分领域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以来,医疗卫生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中第一个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领域。而按照该方案的大体框架,下一步,民生领域的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或将逐个出台比较细化的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这意味着,未来,中央财政在这些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将会进一步得到夯实。

      新的一年,民生改善仍将放在中央财政支持、保障的首要位置,更精彩的民生答卷正在续写……

 

      (记者 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