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辽宁好人” 人人可为

29.12.2014  03:41

  84位“辽宁好人”本月27日晚集体亮相。因为评选侧重宣传凡人善举,获奖者大都是“平民楷模”,工人、农民、保安、养路工、村支书、中学生、家庭妇女等。他们或无私奉献,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或舍己为人,在危难时刻绽放出人性光芒;或敬老孝亲,留下人间真情……

  向这些好人致敬,为平凡的伟大喝彩。可是还不够,我们不妨反问一句:自己能否也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个好人?这个问题显然值得更多社会成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企业家、知识分子这样的“关键少数”和精英群体去追问,去实践。

  浮躁、功利、拜金有时大行其道,一个个“身边好人”的诞生,意义不同寻常。这证明在人民群众当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一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做着一件件具体可感的小事,让道德不再高不可攀和虚无缥缈,自然可以召唤和激励更多人加入其中。“辽宁好人”的示范意义正在于此。

  马克思曾经有个很经典的说法,一个社会的风气主要由精英群体来决定。也就是说,知识分子、企业家和官员群体,在构建良善社会过程中,尤其需要作出表率。知识分子掌握着更多话语权,理应发挥积极作用;官员掌握着大量行政资源,其观念和行为不仅对社会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而且还决定着制度环境和政策导向;企业家比一般人掌握着更多经济和人际资源,行善向上也易带动风气,赢得敬重。

  精英群体在生活中“做好人”,是尽一个公民的职责和本分。比如官员孝顺母亲,不仅私德无亏,还会带来更多信任感。然而现在,主动表扬一位领导干部的私德,似乎要比以前少很多。实际上,一些领导干部本人也多半不愿意公开宣传其“做好人”。这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现实社会的压力。但是,如果我们长期缺乏这方面具体、生动和感人的典型,缺乏能够让公众感受到的社会精英的道德引领和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容易内化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精英群体在工作中“做好人”,还是建立良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当下出现的道德失范,不只是“老人摔倒无人扶”,更是很多职业的道德底线被屡屡突破,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再比如药品回扣红包等。“路人的道德”具有偶然性,而官员恪守职责、企业家诚实守信、知识分子有学术情操,这样的职业道德却贯穿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一个健康的社会,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是很高尚的人,每个人恪守职业道德做好分内事,社会就不会坏到哪里去。一个职业道德得到坚守的社会,虽然雷锋不会成群涌现,但“雷人”会大为减少;高尚的情操或许难得,但质朴的德行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