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异化严重阻滞营商环境建设

14.04.2017  11:38

  编者按

  2016年年底,辽宁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将2017年定为营商环境建设年。

  提升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振兴辽宁的共识。

  每一处营商环境,一般会有如下力量发挥作用。

  一种是市场的“无形之手”,引导千万人追逐私利之时促成公共利益。

  一种是政府的“有形之手”,以管理和指导弥补市场的局限性。

  还有一种则是文化的力量,根植于千千万万人的内心,体现为人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也是一片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广阔世界。

  文化并不虚幻缥缈,而是真实无比。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政务大厅的接待人员,还是到企业检查的执法人员;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办事群众,都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乡同事,少不了人情。每日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我们的情绪会有波动。当市场的力量难以波及,当制度的力量有限,基本由文化的力量决定面貌。

  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市场、制度等等触手可及之物,而文化因素,这个上层建筑中最靠近“根底”之物,如果我们不去搞清楚,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在实践中也是浅薄和狭隘的。

  从去年开始,本报记者走访企业家、机关干部和专家学者,从人情的异化、契约精神的匮乏和官本位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的文化角度,审视我省营商环境建设,探求如何充分释放有效激发制度、市场之外的文化力量。

  此即为本次策划的根本遵循。

  恩格斯说:

  “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异化的人情 已经突破公共规则

  一件小事都需要托关系 不找关系不放心

  许多外乡人到辽宁以及东北,第一个明显的文化感受即为浓厚的“人情味”。一方面,这让他们宾至如归,而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压力。

  这种人情,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王星,在东北读书、娶妻,而让他始终不习惯的是,很多正常的事情,在别的地方不托人情也能办成,在东北就很可能要托人情,“一件小事你都可能需要找关系,不找还不放心,很多时候效率就会差很多”。

  这种人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一位在上海做生意的辽宁籍企业家如此感慨,上海的人工成本稍微高一点,但是省心、省事,不用花大量时间跟官员打交道,“我白天忙管理,晚上还要陪着喝酒、唱歌。没办法,跟人家搞熟了,办事才能方便点。唉,太累了!

  这种人情,也会吓跑投资人。沈阳金利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玉杰告诉记者,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人才到处流动,哪里环境好就去哪里,“为了拉关系动歪脑筋,搭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实在不划算。”如何解释这种普遍感受到的人情压力?国内社会学界倾向性的看法是,东北地区的人情已经发生了严重异化。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于2005年率领团队在全国各地调查了七处地区,其中包括辽宁。调查结果显示,东北的人情往来不仅频率最高,而且金额最高。得出的调查结论是,“东北是典型的人情社会。

  这次调查10年后,西南财经大学组织了一项全国调查,结果表明,辽宁居民家庭的人情支出达4493元,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为1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年,《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披露,辽宁一个山区家庭年收入仅2万元,一年人情随礼9600元,占收入的近一半。

  这种人情的异化,不仅表现为人情往来的金额增加、频率加快,最重要的特征体现为人情交往突破公共规则。

  一位来自海南文昌的商人说,在他的家乡有所妇婴医院,以往当地人住院生孩子从来不送红包。这几年周边搬来不少东北人定居,生孩子必送红包。时间长了,当地人没办法也跟着送红包了。

  公权需要人情润滑时 营商环境就会出现问题

  办事拖拉吃拿卡要 为了人情宁愿以权谋私

  当人情往来突破公共规则时,人情就有了给予的义务。

  一位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说,有人情,就尽心尽力办;没人情,拖个两三天也没毛病。说白了,就是要等人情“找上门”,不仅自己挣来面子,往后还有“人情账”可收。

  可怕的是,这种人情也有了接受的义务。辽西的一位干部说,帮忙办事如果不接受人情,会被外人看作没有人情味儿。久而久之,“自己的圈子越来越小,整个人都变得和人家不是一个频道了。

  于是,为人情以权谋私,虽然有违圣贤的教诲,更是违法甚至犯罪,但却与深藏在某些人心中的价值观吻合,越来越多的人情沦为权钱交易。

  很多时候,当公共权力的正常运用需要人情润滑时,营商环境就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变化。“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淡薄”“行政审批程序繁琐”“吃拿卡要较为严重”等等,这一系列营商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根除,或许与其文化背景相关。

  每个地方的文化,总是可以从历史传承和制度沿袭的脉络中找到出处。白山黑土的文化之“”,在华北平原的广袤田野上。

  从1860年清政府开始解禁东北移民,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每一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山东和中原农民大量涌入东北。

  关内的移民带来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也带来了儒家色彩的乡土社会伦理以及重交往、重人情的传统。

  著名学者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北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虽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这种从华北平原到东北平原的文化复写,跨越数千公里,持续了上百年。

  作为文化母体,华北平原是典型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作为文化子体,东北平原的社会由快速流动的移民构成,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发展起深厚的乡土伦理关系结构,这也就导致关内、关外的人情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大不相同。

  在关内,“人情”起着滋润血缘关系的功能。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宗族社会已经延续数千年,人们借助人情,而使血缘的硬性关系更柔韧和更具“自己人”的温情。在这个意义上,人情是熟人社会的自然流露。

  在关外,“人情”起到黏合社会关系的基础性作用。东北三省绝大部分自然村落,形成不过百余年。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唯有互相照应才能生存下去。

  在移民群体中,人们由对家族的依附转向了对乡亲和朋友的依附,人情勾连着彼此。在这个意义上,人情成了促成熟人社会的基本手段。

  优化营商环境

  需让人情退回到私人空间

  刹公共领域的人情风

  也需保留人情中互助友爱的本义

  外表相似的人情社会,内在的文化肌理却不尽相同。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工人下岗、农村外流务工等现代化冲击以及消费主义的侵蚀,东北地区由于缺乏超出家庭之上的结构性力量支撑,因而人情最容易丧失公共性、名实分离,失去本质。

  相比之下,中原及南方等宗族势力深厚的地区,即便同样受到强烈冲击,相对能保持人情传统。

  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人情观,带着百余年移民历史和计划体制的印痕,深根于白山黑土之间。

  这种带着鲜明地域色彩的人情观,一方面带着浓烈的人情味,促成了温情而活泼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又突破公共规则,在许多社会领域充当人际交往的基本媒介,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阻滞了营商环境建设。

  近几年来,我省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强力治理“人情风”,收到了一定效果。同时还要看到,这只能是短期的替代性方案,并且执行成本很高。应该有一种长期的、渐进的设计,而不应操之过急,宁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用教育来启迪人们,使更多的人能出自内心地认识到恪守人情边界、遵守社会道德的必要性,而不是仅仅通过行政措施来达到统一人们思想和规范行为的目的。

  重人情喜交往,是东北人文基因中的一部分,连着血带着肉,不可能挥刀斩乱麻做个了断,需要保留其合理内核,并与市场经济发生联系、产生互动,最终保留其互助友爱的本义,退回到传统的私人空间,从而获得“新生”。

  □本报记者/张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