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会正能量,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志愿者

15.12.2016  18:14

广义的志愿服务与中国的传统价值文化高度契合,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家与佛家倡议的“”,天然蕴含着志愿服务精神。从雷锋到郭明义,一批批的榜样影响着我们,带动着更多人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志愿者们恒久不变的追求,他们用今天的奉献,换来社会明天的美好,他们每人犹如一粒微尘,最终汇聚成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红十字精神,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使红十字的火种点燃每一个角落,实现社会文明、和谐、公正、友爱。

今天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大连市红十字会召开了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总结会,现场志愿者们的感人故事,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红十字志愿者



大连长海县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县,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和中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这里的民风朴实,2014年海岛成立了“关怀老人·守望夕阳”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这只志愿服务队由起初30人,现已经发展到300余人,他们针对养老院老人们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如卫生照料、亲情关怀、帮厨干活、清扫卫生、医疗服务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项目,成为了养老中心的好帮手、老人的贴心人,与老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志愿服务队通过发挥志愿者们各自的专业特长,为老人们洗头、洗脚、修剪手(脚)指(趾)甲、测血糖、量血压、理发、拍生活照,帮忙包饺子、包粽子、清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谈心、倾听老人的心声,了解老人们的疾苦和需求、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等,切实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亲情温暖。有的老人患有严重的头癣,志愿者为老人洗头、涂药、按摩,毫无怨言从不嫌弃,老人们都说,从来没洗得这么舒服,感激得流下了眼泪。队伍里有擅长修剪指(趾)甲的志愿者,他们购置了专用的修脚工具,专门学习和研究了使用技巧,为有灰指甲、异常增厚指(趾)甲的老人修剪。有一位老人的脚趾甲40年没彻底修剪过,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很难受,志愿者找了钢锯条,费了好大劲帮其解除了痛苦。

除此之外,为了减轻老人的孤寂感,志愿者们陪老人聊天、拉家常、打扑克,考虑到老人想看小人书,帮着充实图书室,购置了200多本“小人书”,积极争取图书馆等单位提供了上千册图书杂志。有的老人眼睛看不清,志愿者们就讲给老人们听。志愿者队伍里的摄影爱好者为老人拍证明照和生活照,冲洗出来送给老人,为老人们留下了珍贵的晚年记忆。

为了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志愿者们经常拷贝高清电影到养老中心播放,逢年过节排练文艺节目,邀请专业的演出队到养老中心演出。志愿者们在每次文艺演出时都提前到位,帮忙布置会场、搬桌椅、搀扶老人入座等,给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逢年过节,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包饺子、包粽子、蒸大枣饽饽等,每次活动志愿者们都能随叫随到,老人们吃上热腾腾的饺子,看着志愿者笑得合不拢嘴。

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们定期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指导用药,对部分长期卧床的老人进行按摩。同时,为养老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举办技能竞赛。


两年来,“关怀老人·守望夕阳”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志愿服务时间达4000余小时,其中多人荣获省、市优秀志愿者称号,成为百姓“身边好人”。现在“关怀老人·守望夕阳”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成为长海7000名志愿者的缩影,红白相间的马甲和醒目的红十字,已经成为文明长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传递生命火种,挽救他人生命的红十字志愿者



谭锡博是大连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一名志愿者,从1984年到2016年,她坚持无偿献血32年,曾“连续69个月每月捐献两个治疗量血小板”,创下了大连市一项新的献血纪录,四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奖”、六次荣获大连市“献血之星”称号。


谭大姐既是一名热心公益的献血者,同时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志愿者,她在2004年就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样本,是最早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之一。在她担任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俱乐部的秘书长期间,她带领俱乐部志愿者开展大量宣传招募、血样采集活动,培训了一批采集干细胞样本的志愿者,在全市12个献血屋及街道社区、大学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采集,其中志愿服务队独立完成采集了62人份。在我市第2个“造血干细胞捐献月”期间,5月28日一天,就在大连外国语大学连续开展宣讲10多场,在她的感召下,172名大学生自愿报名采集了血样。谭大姐从2007年开始到2015年9月底为止,已累计志愿服务3773小时。在谈起身边有那么多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时,她却遗憾地说:“自己是最早采集血样入库的,一直等待有一天能配型成功,实现捐献的愿望。可这一等10年过去了,年龄都超了。我今年虽说56岁了,但我身体很健康,每月都捐献血小板一次,如果需要我捐献造血干细胞,我绝对不会退缩,一定会毫不犹豫。” 

大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杨杰为董志鹏颁发证书,赞扬他捐髓救人的行为

在谭大姐的志愿者队伍中,还有一名骨干志愿者,他的名字叫董志鹏,是大连第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过程中,他积极主动配合每一项检查采集工作,他说:“患者已经做了清髓处理,我不能有任何闪失,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最终,这份“生命的馈赠”送往了北京,挽救了千里之外的患者。

董志鹏在“捐献月”宣传期间为高校学生答疑解惑

人的生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生命无价当然也包括组成生命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红十字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使得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领域,完全摆脱了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法则,而成为人与人之间最高情谊——馈赠,体现了生命至上,生命无价的人道准则。

人道博爱、扶危济困的红十字志愿者

张亚范,是一名普通的红十字志愿者。在她的带领下,全家加入了红十字志愿者行列,一起为文明大连建设贡献力量。

张亚范的孙子刚出生时,她非常开心,总希望送给孩子一份珍贵的礼物,伴他成长。在孩子出生的第七天,她来到了中山区红十字会,将2000元放到了桌上。“大姐您来啦,这是……?”面对红十字工作人员的疑问,张大姐笑嘻嘻的说:“我要以我孙子的名义,捐给白血病患者,这是我给孙子的礼物。”孩子出生仅四个月,已先后累计捐款7000元。 

近三年时间,张亚范通过红十字会捐款32000元,定向资助了5名贫困学子、2名白血病患儿和10名孤寡老人。她的丈夫许伯伯说:“她做好事儿,我们也跟着做,全家人一起做好事儿的感觉特别好!”爱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张亚范更大的动力去奉献爱心帮助他人。

接受专业培训,精准服务的红十字志愿者

汤建国,大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一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班上,他第一次接触到应急救护知识。

就是这次培训,让他知道了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可以在突发情况下开展自救互救,避免伤害,挽救生命。

在通过不断地学习练习后,他获得了救护员的资格证,申请加入了大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志愿宣讲团,成为一名志愿者,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的布道者。

自2009年开始,在每年的“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他穿梭在各大广场宣讲应急救护知识。平日里,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走进机关、厂矿、学校、街道,免费为人们开展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有时面对受训者的不断提问,他不厌其烦地讲解和演示,纠正大家的错误操作。一遍,两遍,三遍……不知不觉中自己连话都说不出来,但他每次只是笑笑从未抱怨过。

志愿服务队里,汤建国是出了名的认真,每次培训前,他都为讲课师资准备课前教具,课下为学员们记录学时、考核情况,定期清理教学用品。他的热情也带动了周边人,他一直把“让急救知识传向四面八方”的梦想挂在嘴边,凭借着对志愿服务的热爱和对应急救护普及工作的执着,迄今为止他已经累计应急救护宣讲1000多小时。现在他的儿子在他的带动下也成为了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奉献,我健康,我快乐”,是的,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他一直无怨无悔。

正是这些不求回报的红十字志愿者们,用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文明大连、和谐社会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