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投92亿元 沈阳完成教育强区县创建

20.01.2016  10:13

  市委、市政府以教育强区县(市)创建工作为载体,积极实施教育强市战略,五年累计投入达92亿元,使沈阳教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建设数字化校园,多媒体终端已走进全市中小学教室,走在全国前列;中考结构调整,实现了交互式的教和学,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首肯……历时五年,沈阳各区县已全部完成教育强区县创建任务,在省内率先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县验收,提前三年完成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中要求的工作目标,标志沈阳教育水平已迈向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近日,沈阳市召开教育强区县创建工作总结暨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工作经验,并为沈阳教育的未来勾画更美好蓝图。

   顶层设计补齐“短板”全面推进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强区县创建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保障机制。

  创建工作中,市区两级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五年投入的92亿元中,区县政府投入48亿元。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新建、改造学校和幼儿园1200多所,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危楼;将1000余所农村学校整合建成10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从平房到楼房的历史跨越;将36所中职学校上收并重组为10所,盘活闲余资源异地建设5所万人规模职业学校。

  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软件”建设。从2011年至今,共招聘教师3553人,其中,体音美教师823人,有效缓解教师队伍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并通过“以训代评”的方式,培养600名骨干校长、60名教育专家,6000名骨干教师,提高了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数字说话沈阳教育进入第一集团

  全面推动各级义务教育发展。增加5万个普惠性学位,对普惠性公办、民办幼儿园均给予200元/月/生奖补,惠及10万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国家义务教育均衡系数全部达标,均衡指数排在副省级城市首位,教育发展指数由2010年的第14位上升至第2位,进入第一集团。高考录取率达到92%以上,高考成绩进入全省第一军团。

  高等教育加快内涵式发展,现代职教体系初步形成。市属4所大学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沈阳大学和沈阳医学院分获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历史性突破;沈阳电大成为全国首批5所电大数字化资源中心之一。大力推行工厂化办学和“双元制”教学。通过“大学+学院+学习中心”、筹建沈阳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形式,搭建起中高职衔接的直通车和立交桥,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试验区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以社区大学为龙头,以13个社区学院、111个社区分院和702个社区学校(学习点)为辐射的终身学习网络基本形成。正在建设的万人规模的老年人大学,预计年内投入使用。

  未来五年全部实现教育现代化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沈阳教育将以改革为引领,以信息化为重点,以项目为牵动,定下了争取到2017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管办评分离。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建立既有客观又有主观,既要定性又要定量,既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打好基本功的科学评价制度,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对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全过程的综合评价。

  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要实现所有学校网络全覆盖,所有教室、实验室数字资源全覆盖。同时,提质升级完成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过渡。

  实现教育现代化均衡发展。公办园和普惠园到2017年比例达到60%。逐年提高奖补标准,提高到每生每月300元。全面解决占地、操场等生均面积不足问题,彻底消除旱厕,保障校车规模化安全运行。实现农村学校没有危房。新建和改建21所高中,兴办一批国际化学校。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到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70所左右,重点建设30个骨干专业。市属高校实现转型发展。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封葑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