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3.02.2016  15:05

  “健康中国”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全会公报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健康中国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前,社会舆论普遍将健康中国解读为医改、医院和医生管理以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战略。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健康中国战略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更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中长期规划,它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通过综合性的政策举措,实现健康发展目标,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此,应当从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高度去理解健康中国对经济、社会、人们日常生活、市场和行业的影响。从内涵上看,健康中国战略不仅包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时代性内容”,也包含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丰富“历史性内容”;从影响上看,健康中国战略不仅广泛牵涉民生的多个领域,还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行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医疗卫生、医药食品、健康保险、健康服务、中医药技术、养老产业、互联网医疗、体育文化、健康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都将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

  健康中国建设务必改革驱动产业支撑

  就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内容而言,应该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去理解。医疗卫生方面的改革工作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首要任务。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在“十三五”期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全面推开,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发展远程医疗,运用“互联网+”技术;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保制度;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实现整体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与基层首诊制度,规范就医秩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快社会办医,鼓励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险。另外,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下,“十三五”期间,大健康产业将迅速发展并形成规模。所谓“大健康产业”,就是一切围绕人的生命健康而发展的相关产业活动,是一套与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旨在进行健康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的一系列有规模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以及信息传播等活动。按照目的和作用,可以将大健康产业分为三类:一是维持健康的相关产业,包括健康食品、保健品、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二是修复健康的相关产业,包括医疗服务、医疗设备、生物制药、康复疗养、中医药适应技术等;三是促进健康的相关产业,包括体育健身、美容、养老、休闲旅游等。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了10%。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类型正在向多个方向延伸,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体系或产业链。发展健康产业成为发达国家解决不断上涨的医疗保障支出的出路,它不仅有效降低了社会的医疗成本,而且带动医疗卫生领域向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迈进。发达国家的模式和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的具体发展方向。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速度加快,拥有世界最大的医疗与健康需求市场。应当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和紧迫性,发展大健康产业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健康中国建设融含崭新发展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以政治运动为主旋律的“政治三十年”和以经济发展为主旋律的“经济三十年”,接下来的30年,将是以民生保障为发展主题的 “民生三十年”。发展民生保障,正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国家财力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由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发展失衡问题也日趋严重,比如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底线民生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发展机会问题,等等。这些都对新时期民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健康中国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健康中国融含了“十三五”期间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在创新发展方面,健康中国有望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投资、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引领生物医药和移动健康等新技术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成为新一轮发展动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在协调发展方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能够增加发展的协调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绿色发展方面,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是与生态环境发展紧密相关的产业,例如医院建设、养老社区建设、护理康复、中药培植等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紧密相关。在开放发展方面,大健康产业在生物医药技术、医院与健康管理、医疗与养老保险等领域,将产生深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机会。在共享发展方面,健康中国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处于关键性地位,并起到基础性作用。

  健康中国建设须顺势而为民生为要

  未来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将可能形成以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过去以事后治疗为主的医疗服务将转变为未来以事前预防为主的健康保健服务。企业和公众更加注重平时的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从事后延伸到了事前。第二,老年人群体将成为重要的需求热点。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养老服务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其中“医养结合”产业蕴含着巨大的需求和市场。第三,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是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保障的突破口。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农合、新农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养老护理保险、住房反向按揭等社会保障领域,将逐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第四,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属于高增值型的新兴产业。该产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产业运行相对平稳,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同时,该产业进入门槛较高,具有较高的资本壁垒,后期竞争优势明显。第五,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呈现多种经营模式、各个行业与多个领域相结合的业态。大健康产业将驱使企业发展出如IT+健康、媒体+健康、管理+健康等交叉经营模式,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综合性、全方位的健康需求,带动产业创新性发展。

  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说,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就是发展民生经济。所谓民生经济,就是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底层劳动者”就业、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能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带动作用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说,民生经济是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和扩大内需的,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关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基本需求,因而拥有广泛的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为国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与生活。未来,大健康产业和大健康服务业有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成为社会民生的“稳定器”,成为国民经济的 “助推器”。它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的需要,因而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高度一致。

  □申曙光(作者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