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冯夏庭、唐立新2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4.11.2019  07:36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19年当选院士名单》,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冯夏庭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唐立新教授(按照学部顺序排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夏庭,1964年9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东北大学副校长、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兼任国际地质工程联合会主席、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编。曾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和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安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重点和部级等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其中3项排名第1)。荣获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机方法和进展学会杰出贡献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唐立新,1966年8月出生,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高等学校“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学科引智基地(111计划)负责人。现任东北大学副校长,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北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学中心主任,工业与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大数据科学、数据解析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加强学习与动态优化、凸优化与稀疏优化、整数与组合最优化、计算智能优化方法、智能工业全流程生产与物流计划、生产与物流批调度及在制造(钢铁、石化、有色、机械)、能源和矿业资源工业及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发表在国际工业与系统工程旗舰期刊IISE Transactions的论文被评为2017年度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最佳应用论文奖”(Best Applications Paper)。受邀担任INFORMS International 2018的Cluster Chair,9th IFAC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Modell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的Track Chair。现为6个国际运筹优化和系统工程重要SCI期刊IISE Transac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Journal of Schedu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副主编,国际期刊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编委,国际期刊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区域主编(Area Editor)。

此外,东北大学校友逯高清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宫声凯教授、张平祥教授(按照学部顺序排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逯高清,1963年11月出生,材料化学家,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萨里大学校长。

198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1986年在东北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之后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教;1994年进入昆士兰大学任教,先后担任高级讲师、副教授、首席教授;2000年担任昆士兰大学纳米材料中心主任;2002年当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2003年被聘为澳大利亚联邦教授;2006年入选香港凤凰周刊评选出的“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2009年担任昆士兰大学副校长;2011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2年起担任常务副校长,是澳洲大学历史上首位华裔副校长;2013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2016年4月起任英国萨里大学校长,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留学生中,首位出任英国大学正校长的华裔学者。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致力于材料化学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在纳米材料科学及纳米技术在清洁能源和环境技术中的应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h-因子110, 引用超过51000)。在材料科学与化学两个领域均是“高引用科学家”之一。先后获得一系列重要国际学术奖励,如Orica Award (2001)、澳大利亚科学院Le Fevre Prize (2002)、RK Murphy Medal (2003), 2004、2010、2012和2014年度“最有影响的100位澳洲杰出工程师”之一,Exxon Mobile Award及2011年度澳洲化工终身成就奖,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奖,2012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曾获得昆士兰伟人奖,2014年获澳中成就奖,2017年,再获澳大利亚官佐勋章。

宫声凯,1956年7月出生,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77级粉末冶金专业毕业。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基合金、单晶叶片及热障涂层研究。发明了新型高承温低密度低铼Ni3Al基单晶合金和超高温热障涂层,研制出超气冷单晶叶片,支撑我国新型发动机研制。相关成果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排名第一)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发表SCI论文近300篇。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兼任中国腐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高温材料分会副理事长。

张平祥,1965年3月出生,1996年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毕业。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东北大学兼职博导,兼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超导材料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有色学会副会长。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陕西省优秀归国留学人员等荣誉。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高温超导等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0项,发表SCI论文267篇。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