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这件事 到底该咋办

14.06.2017  06:26

  

  目前沈阳市机动车总数为2150000余辆停车泊位缺口为600000多个

  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有车一族”,停车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在繁华商业街区、在医院、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周边,不转上几圈还真难找到一个停车泊位……据交警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市民认为停车非常难或比较难。

  据统计,截至目前,沈阳市机动车总数为215万余辆,停车泊位缺口为60多万个,由此引发的交通拥堵、违法停车和停车纠纷等问题日趋严重。“停车难”已经影响了市民生活、困扰道路交通、制约城市发展,成为摆在每一名机动车驾驶人和政府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

  那么怎样才能破解“停车难”呢?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市民群众,采访有关部门,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设想。

  加强宏观规划 将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建计划

  一个现代化城市应按照“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补充”的原则建设城市停车场或施划停车泊位。

  据沈阳公安交警部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沈阳市注册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5万余辆,如果加上外埠来沈等其他车辆20万余辆,沈阳市的机动车总数至少215万余辆,其中在城市通行的车辆约150万辆,并且目前全市每天注册的新车数量仍以600辆左右的速度增加。这个数字对沈阳市来说,无论是道路通行还是车辆停放,都已经接近甚至达到饱和状态。

  按国际惯例,一个现代化城市应当按照“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补充”的原则建设城市停车场或施划停车泊位,而沈阳市目前配建停车泊位总量明显不足。

  因此,市政府应责成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加强对全市停车场建设的统一规划,按照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适度科学超前设置停车场。同时,保证停车场位建设的土地供应,对专项规划确定的停车场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提高大型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停车泊位配建比例,高层建筑要求一律配建地下停车场;

  商场、医院、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在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规划出停车场的位置

  新型小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停车需求,留出足够的停车空间

  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改造兴建办公楼时,必须规划出足够的停车场地,以满足内部员工车辆和外来办事车辆的停放需求

  没有规划停车场的建设项目,政府要责令改正

  科学利用空间 大力发展立体停车设施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

  沈阳城区土地资源稀缺,停车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占用大量土地建设停车场几乎不可能。只有充分利用现存停车资源和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大型立体停车场,才能有效解决停车泊位不足的难题。据测算,每个传统停车泊位或车库,如建成立体停车场实现立体停车,最少可停放2辆车,最多可停放25辆车,不但空间利用率高,而且具有布置灵活、高效低耗、安全可靠等优点。政府相关部门应抓紧调研、及时推进,在繁华商业区、大型医院、学校周边等公共场所,建设大型立体停车场,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

  目前,沈城的一些地方或单位已经在尝试建设立体停车场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华润万象城、医大一院、辽宁中医大学,利用各自资源建起了立体停车楼,有效地解决了本单位职工和外来办事人员的停车难问题。

  沈阳作为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对制造和提供立体停车设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应出台支持和推动立体停车产业化的政策,从土地供应、审批流程、商业配建、税费减免、优化运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立体停车场,促进停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资源错时共享 鼓励临街单位开放停车场

  上海市部分学校利用操场建半地下车库,既可供教职工停放车辆,也可以向附近居民有偿开放,用作夜间停车场所。

  针对沿街单位门前的自有产权停车泊位,应鼓励和引导产权单位办经营性公共停车场。

  针对重点医院、学校、商业街区周边的停车难题,要有效利用好老旧小区、弃管小区现有的停车泊位,向社会全天候开放。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临街单位,向社会开放内部停车场或停车泊位,方便到附近办事的车辆临时停放。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开展内部及周边停车资源和停车需求调研,结合不同时段停车高峰需求的错时特征,引导、推动相关单位通过差别化有偿服务,实现周边停车资源错时共享。

  在停车资源错时共享方面,其他城市已有不少成功经验和做法。广州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实行错时停车。规定单位和个人可以将有权使用的停车位委托给停车场管理者或者预约停车服务企业,供其他单位或者个人错时停车。上海市部分学校利用操场建半地下车库,既可供教职工停放车辆,也可以向附近居民有偿开放,用作夜间停车场所。

  在错时停车方面,沈阳也有成功的经验。在铁西区小北一路沿线,铁西交警经多方调研,在星摩尔、宜家家居、北一路万达、纺织城等大型商圈,挖掘出7000多个夜间停车泊位资源,向周边居民有偿开放,实现停车场充分利用。上述做法无疑都具有可复制、推广价值。

  加强科技管理 提高停车泊位的使用效率

  交警部门应加强交通诱导设施建设,对停车场设置停车诱导屏,引导车辆及时找到停车场所和泊位。

  由于信息传递问题,使得一些车辆找不到停车的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全市停车场行业管理,将收集汇总的经营性停车场空余泊位数量、收费标准等信息数据向社会公开,并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共享。

  公安交警部门应在“沈阳易行”交通信息管理平台上,强化对封闭式经营性公共停车场终端联网接入。加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的交通诱导设施建设,对封闭式经营停车场设置停车诱导屏,引导车辆及时找到停车场所和泊位。区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交通需求,建设停车信息诱导屏等设施,发布区域停车诱导信息,进一步提升地区行车、停车效率。据了解,目前广州已有近1700家经营性停车场应用了智慧停车软硬件技术。

  继续推进经营性公共停车场终端联网接入,采取推广应用POS机收费、设置视频监控以及停车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手段,进一步规范停车场经营行为;探索、推行“咪表”停车管理模式,通过计时收费限制停车和缩短停车时间,提高临时停车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吕良德

  90秒内完成存取车通过手机APP可预订车位遥控取车

  智能停车:停车容易取车方便

  将车停到车库直接走人,智能停车机器人便会对车辆下方的载车板发号施令,把汽车托举起来,安全送到规划好的停车位上。机器人还会记录好车辆停放的位置,取车时,只需在车库前等上数十秒,车辆又会重新出现在眼前。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近日,在铁西区北二路上的一家汽车4S店,一座占地面积有6个标准车位那么大,高7层,可以同时停放42辆机动车的全自动智能停车场吸引了众人眼球。记者观察,这座充满“智慧”的停车场让车主的取车时长压缩至30到40秒,最大程度解决了车主在传统停车场停车难、找车难的困扰。

  据了解,这套智能车库的研发机构来自浑南区一家科技企业——沈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该企业负责人李洪谊告诉记者,随着企业瞄准“停车难”问题衍生的巨大市场机遇,通用机器人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从去年7月投放市场至今年5月,已经在北京、贵阳、郑州、呼和浩特、大连、长春等地“落地”,获得订单突破亿元,在谈项目总额近5亿元。

  “和常见的立体车库相比,我们的智能车库可提容、提效30%,高于10%的行业平均水平。”李洪谊介绍,“存取车时间可控制在90秒内,远远短于国外同类产品的3至5分钟时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应用机器人“跨通道调度”技术,可以完全避免单个车位故障、整个车库停用现象发生。借助手机APP,使用者还可以享受到提前预订车位、遥控取车等服务。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黄超/文李浩/摄袁野/制图冬瑜/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