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率先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

03.11.2015  10:29

  2015年10月,经过为期四天的评估检查,沈阳市皇姑区、沈北新区、辽中县、新民市、康平县和法库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继2013年和平、铁西通过评估,2014年沈河、大东、浑南、苏家屯、于洪通过评估之后,沈阳市在全省率先全域通过国家验收,提前三年完成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工作任务,是继成都、南京和杭州之后,第四个通过验收的省会城市。这标志着沈阳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面完成,迈上了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是教育部2012年启动,旨在通过教育督导评估,推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全国县区均要通过评估。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沈阳市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深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从软硬件两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注重顶层设计

  让均衡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在沈阳这样的教育大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谋篇尤为重要,特别是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抓手,牵引发展。在2009年,沈阳市围绕全市教育发展目标和思路,启动了教育强区县创建活动。以此为抓手,沈阳市全面推进均衡发展。教育强区县创建,是市里统筹规划,区县为创建主体,按照城区、郊区和农村地区,分片推进,分步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第一步,达标一步,市里奖补资金500万元。这样,通过强区县创建活动,调动了区县履行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牵动投入达20多亿元,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在2009年,沈阳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义务教育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环节倾斜、向重点领域倾斜”的发展思路,也就是消除薄弱环节,加快薄弱地区发展。针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沈阳开展了城区薄弱学校综合提升工程,推行大规模校长教师交流,建立大学区制度,并通过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以优质校兼并和委托管理薄弱校,提升办学水平。2012年,全面实施百校提升工程,从底部学校入手,兼顾软硬件办学条件,三年改造300所学校,进一步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发展差距。针对农村地区,沈阳开展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再提升工程、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综合改革工程等,整体提升500多所学校办学水平;连续多年开展城乡学校结合体,坚持教育投入重点倾斜,基础建设市里补助资金占到80%以上。目前,农村最美的是学校,办学条件和城里基本没有差别。

  目前,沈阳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9%,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65.7%,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93.5%;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86.5%。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稳步提升,生均建筑面积31.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8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6平方米,生均图书35.5册,生均仪器设备值0.2万元,生均计算机小学和初中分别达到6.9:1、3.0:1,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软硬件齐抓

  让均衡发展体现在实效上

  沈阳把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不断使发展成果落到实处,惠及百姓。近几年,沈阳市以办学条件改善为基础工程,开展了大规模改建校舍,针对学校“散小弱旧”问题,把1000余所农村学校,整合建成10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从平房到楼房的历史跨越;全面实施校安工程,新建改建500余栋校舍,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危楼,提高抗震级别。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几乎全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楼房。开展了大规模改善校园环境,先后改善近500所学校体育设施、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标示等,全面建设学校食堂和操场,改造和建设120多个学校食堂,校校建有塑胶操场。另外,还大规模改进教学条件。加快信息技术改造,宽带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全市中小学每个班级,网络班班通,实现了千兆进学校、百兆进课堂,建成600多所数字化学校。根据开齐开全课程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专业教室建设,完成全市中小学地理、音乐和书法教室,以及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统一配备小乐器。通过更新改造,各类学校均实现标准化,教学条件和设施达到先进水平。

  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沈阳市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在科学考察学生学业水平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优质均衡低成本”为目标,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了《德育工作纲要》,开展立德树人工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国学进课堂、传统节日进班会等活动,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艺术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推行学生每天“阳光一小时”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生身体健康指数不断改善。打开教师入口,到北师大、东北师大等高校直接招聘教师,连续五年招聘教师4000余人,缓解结构性缺编,优化队伍结构。在国家督导评估检查中,专家们充分赞扬了沈阳各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做法,比如专家沙洪泽评价岐山一校时说:“可以看出这是一所优质的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真正实现了教育现代化,通过岐山一校我看到了沈阳教育的希望。”

  为进一步推进“高质轻负”,沈阳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沈阳市在2013年对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做出调整,实行结业考试与科目考试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采取学业考试、实践能力考察、综合素质评价等措施,在义务教育出口评价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改革举措在全国领先,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推进教育创新

  让均衡发展各具特色

  市里引导,区县创新,这也是沈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亮点。经过全面评估检查,国家督导组充分肯定了6个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指出13项创新工作亮点,对皇姑区统筹规划教育布局、沈北新区建立市管领导干部“两包四联系”机制、辽中县创建“一镇一校、一校一品、一品一优”的做法、新民市保证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康平县把均衡发展与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政绩挂钩、法库县建立公共财政长效保障机制等给予高度肯定。“比如法库东湖三所中学,初中差异系数在全省甚至是在全国也是最低的,仅为0.008,实现了高位均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中,皇姑区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教育布局,积极探索一体化办学、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尝试网上督导,在督导过程中采用“看、听、查、访、录、议”六字工作法,有效运用督导结果,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尤为突出的是,皇姑区2011—2014年投入8000万元使所有学校实现了光纤“千兆进校园,百兆进课堂” 。

  沈北新区建立了市管领导干部“两包四联系”机制,常年坚持学校帮扶工作,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解决实际困难。更从2008年起,每年出资2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累计资助学生6286人,每年投入300多万元开展普惠制的校车补助工作,切实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

  新民市2011年以来,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连续四年稳步增长,年均增长16.5%。其中小学年均增长17.6%,初中年均增长22.8%。保证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特教学生实行“三免两补”政策,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制度,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切实保障了特殊学生平等享受优质义务教育权利。

  辽中县历时3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实现了“一镇一校、一校一品、一品一优”的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原则,加大学校文化建设力度,形成了人人都育人、处处都育人、事事都育人、时时都育人的氛围。

  康平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与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政绩挂钩,建立了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县直单位联系挂钩学校制度,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单位及部门职责。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建设了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法库县建立了公共财政长效保障机制,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3.4亿元,增长了87%。坚持督导视导结合,健全督导工作制度,充实督导办人员,强化督导,实现了学校挂牌督导和视导工作全覆盖。

  今后,沈阳市将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通过教育督导和教育视导两大抓手,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缩小校际间教育质量,开创义务教育发展新局面。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封葑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