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全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2017年4月24日)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防控办常务副主任 邵希默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诚挚欢迎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你们对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和信心,对你们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媒体和社会各界介绍我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直是我们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只有建立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才能改变“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由于形势的发展,针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的新要求。审视我们辽宁公安的实际,为什么要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主要有三点:
一是现实有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个人极端案事件频繁发生。一些农民工采取爬塔吊、爬高层楼顶等过激行为威胁党委政府,有的被逼无奈,干脆对老板进行人身伤害。面对这些人员、这些问题,如果矛盾化解不到位、教育疏导不到位、发现管控不到位,都极易引发以泄私愤、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二是群众有呼声。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平安、群众是否有安全感,第一标准就是“发案少”,即使案件破得再漂亮,现实危害已经造成,“也不能打满分”。如果防范工作上不去,老百姓就没有安全感,群众就不会满意。
三是民警有期盼。公安工作“月月敏感、日日紧急、时时危机”,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们很多情况下实现的平安,都是广大公安民警靠拼体力、拼消耗,靠高代价、高成本换来的。一些案件犯罪成本低,而我们打击的成本极高,作案的只是极少数人,但我们往往需要动员全警甚至全社会的力量去破案。如果我们的防控体系建成,那么我们就能避免犯罪发生,或犯罪发生后用“大情报、小行动”的办法迅速破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就可能不再动用那么多警力、那么多资源。
第二,介绍一下,我们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防控体系建设中,我们打破了以往静态的、平面式的模式,形成了动态的、立体式的建设架构;打破了以往以单个防控网为中心、以单项工作为中心的思维,形成了全要素覆盖、全时空运行的建设格局。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成体系、重整合、善创新、全覆盖、强预防五个特点。
一是成体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曾经指出:我国最突出的问题是部门分割和地方分割,认为一项项具体的事情,成绩是很大的。但从整体上看,浪费太厉害了,效率太低了,这实在令人担忧。为此,省委、省政府着力从总体上系统考虑并解决问题,坚定不移的推进“体系”建设,在更高层面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体化、集约化,提高动态条件下社会治安驾驭能力。李希书记、求发省长多次开会研究、亲临一线视察指导、为防控体系把关定向、解决实际问题。省人大专题视察,限时督办。省综治委大力协调、强力牵动。省委省政府下发《实施意见》,明确了以公安为主体,63个部门单位参与,93项重点工作任务,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格局全面建立。目前,中政委、公安部已经把大连作为城市的典型,推向全国;辽宁作为省(区)市的典型,推向全国。全省14个市,规定动作与因地制宜紧密结合,你追我赶、千帆竞发,县县有特色、市市有亮点。
二是重整合。我们牢固树立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的理念,整合共享、互联互通各种资源力量,实现了1+1大于2的叠加效应,使体系的力量得以全面迸发。在信息资源上,省公安厅打破常规,向中省直单位开放共享72项数据信息,并与27家中省直单位签订《信息资源合作共享协议》,每日更新的千万条信息如源头活水般的接入公安警综平台。新接入的客运数据当天就能产生战斗力,3天连续抓获3名逃犯。在人力资源上,7289名社区民警和32.5万名网格员、3万名单位保卫干部、22万名保安员以及平安志愿者,形成专群结合、捆绑工作的命运共同体。建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查控中心”,公安机关、五大国有银行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合署办公,紧密配合,对涉案账户第一时间跟踪查询,第一时间止付冻结。
三是全覆盖。以“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为标准,构建辽宁特色的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网,让人民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安全。从“中心”到“外围”层层设防。根据地理位置、城市出入口和人口密度、治安状况等因素,科学划分卡口和巡逻区域,实现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在城区规划建设792个“1、3、8分钟”巡控处置圈,以此为支点整合巡特警、派出所等巡防力量实行24小时武装驻守、动态巡控,形成高效灵敏的城市核心防线。在外围统筹规划布建950个“10分钟、20分钟”城区封控圈,551个省、市、县际检查站,247处交警执法站,形成扼守交通要道的防控屏障。从空中到地下立体协同。对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进行高清智能化升级改造,织密一张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智能监控大网。省、市、县三级公安视频专网建设及视频监控平台实现联网。全省公安自建视频监控点位4.7万个,整合社会面5.3万个视频探头资源为我所用。探索开展地下管网资源三维立体建设,不断补齐智慧城市建设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短板。
四是善创新。中央领导同志对着力实现新技术、新手段与公安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高度重视。我们主动顺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牢固树立“数据警务”理念,按照“警务上云、数据强警、预测预知、掌握主动”的思路,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省级二代警综平台、警务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在全国率先建成并投入运行。自主研发公安“百度”——云海快搜,开展一体化智能搜索,实现人、案、物的秒级响应。人脸识别、图片检索、无人机等新技术也在反恐处突、案件侦办、大型活动等勤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省公安厅举办的“警务微改革、科技微创新”大赛中的8个项目在公安部大赛中获奖,警务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获案件达到85%的高比例。
五是强预防。我们将传统意义上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转化为大数据下的社会流,将各类不安定因素,不稳定苗头的动态轨迹,纳入管控范畴,实现源头入手,预防为主,从“忙救火”向“重防火”转型。看住人,按照“管住人就管住了社会治安”的工作思路,推进实有人口的立体、全面刻画。目前,全省已安装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系统2.6万个,新登记流动人口同比上升22%。清理重复户口11451人,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35113人。肇事肇祸率同比下降71.9%。教育转化不良行为青少年2万余人;2.7万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降至0.1%。守住地,全省旅馆业、娱乐场所、机动车修理业和枪支、爆炸物品、烟花爆竹、剧毒等70%的行业场所、危险物品纳入治安信息管控。2016年,通过旅馆业系统抓获逃犯1616人,同比上升了23%。防住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责任到位,为4.6万余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4亿多元。
第三,介绍一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的阶段成效
海量信息的汇集,防控网络的完善,合成作战机制的建立、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具有显著辽宁特色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打击更准。全省连续三年现行命案破案率99%以上,名列全国前茅。一系列重特大案件的迅速侦破,彰显了防控体系的强大合力。深入开展打击 “盗抢骗”、“黑拐枪”、“黄赌毒”等专项行动,丹东“10.18”网络组织卖淫案,阜新“6.16”特大网络贩卖枪支案,铁岭“2.15”特大网络赌博案等13案件全部破获,得到公安部高度肯定。辽阳侦办的部督“5.11”网络贩卖淫秽物品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评为2016年十大精品案件之一。
二是治安更稳。全省八类严重刑事案件,五类刑事侵财案件、可防性案件分别下降33%,17%,21%。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860起,化解矛盾纠纷13671起。道路交通和火灾事故保持平稳,道路交通事故、火灾起数分别下降3.91%、22.7%,没有发生一起10人以上死亡的重特大事故。
三是人民群众更满意。截至去年,我省连续11年进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省”行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也从2014年的91.49%提升到2016年的93.51%。
以上是我们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固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辽宁模式”, 加速推进我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建设,为使辽宁成为全国最平安最稳定省份之一做出我们的全新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对我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