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惠民5万人

05.08.2015  17:49

  今年初,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列入省政府2015年10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省文化厅精心组织,全面部署落实工作,在全省14个市陆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截至6月底,全省开展活动近150场,活动受益人群达5万人次。

  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以“传承民族文化  筑梦精神家园”为主题,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全省各市统一标识、统一旗帜,自上而下,统一行动,以三级联动的形式向全省铺开。活动立足全省非遗资源,有针对性地选调不同类别的项目,通过专场展演、技艺展示、剧目展演、图片展览、专题讲座、现场互动等形式,让人们了解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以往“分散性”活动不同,此次活动历时长、场次多、覆盖面广,旨在进一步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上半年以来,省非遗保护中心精心选调了辽宁鼓乐、岫岩东北大鼓、京剧、评剧(韩花筱)、铁岭二人转、辽阳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盖州皮影戏、抚顺地秧歌、海城高跷、鞍山评书、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沈阳相声、蒙古勒津好来宝、杨氏古典戏法、初春枝满族剪纸、丹东面塑、李氏糖人、辽西绳结技艺等30多个项目,近200位传承人和项目代表先后在沈阳音乐学院、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城市学院、沈阳大学和大东区幸福之家养老院,以及辽东地区的桓仁满族自治县泡子沿村、章樾广场,新宾满族自治县街心广场和櫈场村,岫岩满族自治县会展中心广场等地,开展了70余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同时,沈阳、鞍山、丹东、锦州、营口、铁岭等也相继开展了75场精彩的展示展演。全省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辽宁日报、辽宁广播电视台、辽沈晚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对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