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公务员工作 武汉伢炼成“中国狮子王”

01.12.2016  17:35

  陈见星与相处三年的猎豹Shira互相凝视

  图为:陈见星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园与狮子近距离接触 受访者供图

  你或许不知道“陈见星”这个名字,但他的外号在全世界都叫得响——“中国狮子王”。他已经在非洲大草原陪伴狮子、豹子等生活11年,目前是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驻中国办事处代表,也是中国长时间观测、拍摄非洲野生动物第一人。

  “这些年,我见到的野生动物数量远远多于人。”陈见星说,长期与野生动物相处,让他对人际交往有些不适应。

  2013年初,他出版野生动物纪实小说《鳄鱼湖畔的狮群》;2013年4月和7月,他作为现场解说专家,参与中央电视台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前日,他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做讲座,楚天都市报记者得以面对面采访这位传奇人物,听他讲述他心中的非洲大草原。

   小时看了一期《动物世界

  让他迷上塞伦盖蒂大草原

  “‘非洲的青山’,这是我的微信名字。你们就叫我‘青山’吧。”站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讲台上,甫一开讲,陈见星就对台下的同学们说,“我希望人们一看到、听到这个名字,就联想起非洲大草原的壮观景象,而不仅仅是贫瘠和荒芜。

  他身后的背景板,是一幅他拍摄的照片:广袤的草原上,几只威风凛凛的雄狮特写。

  今年38岁的陈见星,武汉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学的则是经济,都跟野生动物不沾边。但陈见星说,他与非洲大草原的联系,从上小学时就定下了:一次,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介绍塞伦盖蒂大草原,这个位于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让他非常着迷,“从那时起,我疯狂搜集一切有关塞伦盖蒂和野生动物的文章、图片、纪录片,并立下誓言:此生一定要去塞伦盖蒂看一看。

  上大学后,陈见星与一帮野生动物爱好者建立了一个QQ群,经常交流。“我在大学图书馆搜集有关动物行为学和非洲的资料,可惜收获不多。QQ群帮了我很多忙。”他说,当时他就决定,毕业后尽快攒钱去非洲。2005年,他成为外交部公务员,并在单位外派申请表上毫不犹豫地填上了坦桑尼亚。但是碍于工作纪律,直到2008年,他才利用一次旅游的机会,第一次踏上塞伦盖蒂的土地。不满足于短短三天的走马观花,2009年底,陈见星辞去公职,加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局,参与坦桑尼亚南部新保护区的规划工作,2012年末担任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中国事务助理,并获得免费进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授权。

  “至此,我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誓言,和那些传说中的探险家、研究者一样,自由地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细致观察各种美丽的野生动物了。”陈见星说。

   与狮子豹子长期和谐共处

  仅一次遭遇发情大象攻击

  陈见星第一次走近非洲狮,是在2006年。当时他以游客身份,和朋友驾驶一辆敞篷吉普车,在塔兰吉雷国家公园的茫茫草原上追逐狮群。“整整两天,我们终于找到一群狮子。可惜的是,它们都呼呼大睡,没有看我们一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然十分兴奋。

  说到这里,陈见星突然话锋一转,聊起前段时间发生在北京八达岭动物园的老虎伤人事件:“在非洲的国家公园里,狮子、豹子等猛兽对人比较友善。它们有足够大的生存空间,也能自助获得食物,只要没有感受到威胁,几乎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动物园圈养的老虎却是恶兽,因为它们的自由受到限制,对人的恐惧和仇视就会达到顶点。

  在非洲生活了这么久,陈见星只遭遇过一次野生动物的攻击。“那是2009年,在坦桑尼亚南部的鲁阿哈国家公园。那里大象数量很多,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大象的交配季节。”他说,发情期的大象性情暴躁,“我经过一片灌木丛时,一头公象突然尖叫着从右侧冲来,要掀翻我的车。这是我少有的几次草原遇险经历之一。”好在他及时撤离,化险为夷。

   他的营地成花豹“托儿所

  经年坚守最难熬的是寂寞

  讲座中,每每说到动物,陈见星就双眼放光,“我天天跟它们在一块儿,就像朋友一样。草原上有趣的事情太多啦!

  曾有一只跟陈见星比较熟的花豹,生了一只小豹。每次外出捕猎时,这只花豹就会把小豹叼到陈见星所在的营地附近,等到捕猎归来再把小豹叼回窝里。“它把我们这里当成‘托儿所’,可能是觉得小豹跟我们在一起比较安全吧。

  陈见星十分珍惜动物们的信任。他为熟悉的狮子、豹子取名,在朋友圈晒的照片也大都是野生动物:迁徙、嬉戏、打盹、捕猎……照片中的陈见星,与猛兽们相对而坐,双方都气定神闲,仿佛朋友相处。在一张他与猎豹的照片旁边,他写下这样一段话:“Shira对我从来都是这样温柔,从来没有哪只猎豹和狮子对我造成威胁。

  非洲草原生活艰辛,水、电缺乏。“我们每人每天用水定量只有20升。由于水很珍贵,我洗澡一般不打肥皂。一次停电十几个小时也是家常便饭。”陈见星说,最让他难受的是经常没有无线网络,“缺水少电时间长了,慢慢就习惯了,只有断网让我至今都很苦恼。我的工作需要长时间蹲守拍摄,为了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常常要花好几个小时。如果有网络,我还可以用微信跟朋友聊天打发时间;没有网络,就只能独自忍受寂寞了。

  虽然如此,对于非洲,陈见星更多的是惦念。回国期间,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草原、撒开四蹄玲珑跳跃的瞪羚、花岗石上孤独的花豹、挂满狮子的香肠树、扭动着丰满臀部的斑马……经常出现在他的梦境。

   在国内动物园科普栏挑错

  未来想带妻女到非洲定居

  陈见星每年只在国内待两三个月,对于他的选择,家人虽然表示支持,但也有怨言。他的妻子是文华学院老师,女儿今年三岁。“对于家人,我感到愧疚,但不后悔。我想等孩子再大一点,带着妻子、孩子去非洲跟我一起生活。”他说。

  不过,让陈见星遗憾的是,女儿似乎没有遗传他喜爱动物的基因,“每次给她讲动物故事,她都不爱听。

  回国期间,陈见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非洲动物科普上。最近,他发起在国内动物园科普栏挑错的行动。“我发现,一些动物园的科普栏有不少错误和不严谨的地方。”他说,“例如成都一家动物园的科普栏,说黑猩猩是猩猩科中最小的种类。其实,猩猩科中最小的种类应该是倭黑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陈见星表示,这两天他会到武汉的动物园看看,挑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