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沈城相册里的那片叶

21.11.2014  14:36

  中山公园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沈阳是一个不缺少公园的城市。往历史悠久了说有北陵、东陵公园,往清肺养眼了说有世博园,往亲民健身的角度说有沈水湾、长白岛公园等等,打开沈阳地图,阡陌交织的道路网中能看到密集点缀着的绿色小方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容易被人忽略却时刻陪伴市民左右的绿色小方块,我们身边的公园。

   踏青避暑佳处 万泉自古得名

  出大南门向东,走上个几分钟,便是老沈阳人最熟悉的地方——小河沿。这里的万泉公园也是沈阳最早的公园。

  万泉之称源于水。据《沈阳县志》记载,“其源出自东观音阁东之源泉,地下水自多处源源涌出,汇成溪流,俗称万泉河。”河水由东而西,经流水栅栏,始形成较宽水域,与湖水相连西流,于魁星楼前面折而向南流入万柳塘,经五里河流入浑河。在清代,每年春季冰雪消融、草木萌生之际,被严冬困了四五个月的沈阳市民都要出城踏青游玩,到了炎热的夏季则要寻找凉爽的地方消暑纳凉,万泉河两岸距内城很近,并有山水楼阁相间的景物,每年农历三月到九月间,这里都是沈阳城厢人家游赏的好去处。在上世纪初某些版本的“盛京八景”中,万泉公园独占三景:万泉垂钓、万泉莲舟和星阁晴霞。

  再说万泉公园。清光绪十一年(1885),一位富绅出资在此建起万泉园,搭了舞台戏棚、修筑庭阁水榭,到了1906年,又有一位姓沈的士绅在这里疏河铺路、种花植树,酒肆、集市也逐渐搭建起来,既有了商业雏形,又初具公园规模。万泉公园的繁盛是通过一次次的资产转让和增设设施实现的。1907年,沈士绅将公园资产转让给天水氏,天水氏又增建了津桥、鸥波馆、游船等。之后,天水氏将公园转归东三省官银号管理,并不断扩建园路、点缀山石、种植花草。每逢盛夏,公园里杨柳摇风,碧波荡漾,湖中白舫游弋,岸上老幼云集。

  1915年,公园开始饲养驼、狼、熊、獾、狐、金鱼等少量动物,并仿京师万牲园的设计,开始向动物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修复扩建的公园改成“万泉公园”,1979年,这里更名为沈阳动物园,修建了当时全国一流的现代艺术造型的熊猫馆、长颈鹿馆、狮虎山、猴山、水禽湖等建筑群。据说,老动物园最多时曾饲养珍禽异兽130多种,有东北虎、熊猫、美洲狮、金钱豹、海豹、金丝猴、唇鹿、丹顶鹤、智利火鸡等。不少70后、80后沈阳人,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便是在动物园。

  进入21世纪,出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动物们搬家了,动物园又更名为万泉公园,但更多的沈阳人还是愿意称呼它为小河沿,住在附近的老人习惯于每日在公园散步、唱歌、打拳。去年,万泉河畔立起一座88米的大型摩天轮,让古老的公园勃发出青春的活力。

   四面通衢 近代化的烙印

  20世纪初,随着全中国的近代化浪潮,古老的沈阳城也走上一条与过去不同的道路,这里包括城市居民思想意识的革新,包括城市面貌的改变,家境殷实的家庭纷纷送孩子出国留学,城中也建了火车站、商埠地,现代城市才有的公园也兴建了起来,除了前文说过的万泉公园,在外攘门(小西边门)外,还曾有过一个“奉天公园”,它也是沈阳近代化过程中留下的烙印。

  “西园晚眺”也曾经位列“盛京八景”之一,说的就是奉天公园,据资料记载,它是清光三十三年(1907)由当时的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提议兴建,“占地3547平方丈”。公园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地理位置,据小西边门的距离仅百米,公园东侧是当时马拉铁道客运车的起点,北侧不远是京奉铁路沈阳车站,向南是已经规划好的商埠地,西北方向有实胜寺、贤王祠等庙宇,公园南墙外通往南满铁路奉天站……

  奉天公园的设计也很有特色,它为长方形,东、西、南、北各辟一门,园内四个方向还各建有宫殿式凉亭一座,东门内为雪亭,西门为众欢亭,南侧鱼池上有澄心亭,北侧有揽辔亭。揽辔亭为全园的景观中心,亭柱上悬有徐世昌亲笔所书的对联:地居欧亚之冲,问当代名豪几人经过;亭外山川如绘,考严疆形胜注我怀来。

  有趣的是,公园的西南角,还有私人开的小绿天茶社和大鼓书场。辛亥革命后,平津鼓界大王张小轩来沈献艺,当时的男人们大多已剪掉了辫子,而张小轩仍旧留一条辫子在脑后。他演出时,气势豪迈,有时拳脚并用,时人称为“武大鼓”。与他同来的两位女艺人黑姑娘和谢大玉,一位小巧玲珑、明眸皓齿;一位窈窕风流,嗓音甜美。三人的演出在这里一炮打响。

  “九一八”事变后,公园的东半部修建起了伪奉天市政公署大楼,建国后这里成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楼,公园西边的部分在上世纪70年代改为沈阳宾馆,就这样,曾经名噪一时的奉天公园永远留在了老沈阳人的记忆中。

   市民记忆 南湖戏水中山看灯

  说完沈阳市内比较有历史感的两座公园,再来说说如今市内比较有特色的几座公园。

  上世纪90年代,沈阳的公园逢年过节有办灯展的习惯,生于1956年的沈阳人杨建国记得,看灯展的公园中比较好的有两个,一是中山、一是南湖。

  中山公园今年已经90岁了,它建于1924年,那时叫千代田公园,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为“中山公园”。杨建国记得,20多年前,每逢正月十五前后,自己都会拖家带口去中山公园看灯展,有冰灯,有花灯,主题大多取材于传统民间故事,“每次看灯前,我都要跟姐夫借相机,再多买几块电池,闪光灯实在太费电了。”他说。

  南湖公园始建于1938年,因地处在一片芦草丛生、狭长形的沼泽地带,故取名“长沼湖公园”,当时公园占地面积63.6万平方米,建有凉亭、两岸桥、游船等设施,1945年后更名为“南湖公园”。因为有水,南湖公园夏可泛舟,冬可嬉雪,河边“藕香榭”也是公园相当有名的景观之一,常年有老年艺术爱好者在这里弹琴唱歌,音乐声随水飘散开去,悠扬婉转。

  此外,沈阳市内各区分别有各自的代表性公园,比如沈河区的青年公园,始建时,园内有模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的雪山、草地、大渡河、铁索桥等代表性景观;和平区有鲁迅公园,它被运河隔成两端,南边为鲁迅儿童公园,现在园内还有儿童游乐场地,北边叫鲁迅公园,门前有鲁迅坐像,公园的围墙也做成灰瓦白墙的绍兴风格;铁西区有劳动公园,皇姑区有百鸟公园等等。

  近几年,又出现了许多新建的公园,比如五里河公园、丁香湖公园、白塔公园、中央公园等,已经成为市民就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