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预警和评估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15.04.2016 10:50
本文来源: 气象局
验收会上,以沈阳农业大学李国春教授为验收组长的气象与农业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并进行了质疑和讨论。项目负责人就考核指标和研究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创新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及业务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悉,该项目是“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农业气象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以玉米和水稻两大作物减灾增收增效为主要目标,实施了大范围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和低温、干旱环境控制试验,充分利用气象历史资料和田间试验资料,研究近50年来辽宁省农业干旱、低温冷害、霜冻灾害的年际、年代际发生发展规律,揭示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和致灾机理,建立了主要农作物不同发育期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及预警指标体系。项目研制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技术,结合不同地区的抗灾能力,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定量评估,确定出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高风险区。此外,项目还对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典型的天气系统概念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灾害预报预警技术,实现了精细到乡镇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实时预报预警,预警准确率提高了5%以上。项目组基于GIS平台研发了集数据采集、风险分析、影响评估、预报预警、气象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可以快速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数据分析和服务产品制作。大部分研究成果及时凝练总结,已公开发表科技论文59篇。
据悉,基于该项目编制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集》,主持或参加制定的国家标准《农业干旱等级》和《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气象行业标准《北方春玉米干旱等级》已在业务服务中广泛应用,下一步将启动成果转化工作,加强推广应用。(作者:米娜 纪瑞鹏 责任编辑:中国气象报驻辽宁记者站 王昕)
本文来源: 气象局
15.04.2016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