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给沈城老百姓带来实惠

09.09.2016  09:33

  第十六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第二届沈阳经济区农超对接洽谈会,9月10日至13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提起农超对接会,不少人会觉得是超市和农民的事儿,跟普通老百姓没关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超对接洽谈会看起来是政府搭建平台给企业唱戏,实际上解决的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大问题。9月8日,在农超对接洽谈会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详细解答了农超对接到底与百姓有啥关系。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千家万户关心的话题,沈阳超市多、货物品类多、客流量大,如何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呢?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农超对接,做到食品销售可追源,就能在源头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届农超对接洽谈会,就将“食品安全”列入三大主题之一。此次全部参展商品,均经过食品安全主管部门严格检验和质量认证。

  “农民和商家达成合作意向后,商家按照市场需求,提出品种和数量要求,农民按其品质、安全进行生产。农民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后,也会更注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上述负责人表示。

  让百姓吃的更健康

  洽谈会“优中选优”,力争让百姓吃到最好、最健康的食品。

  对接会上,消费者将会看到来自辽中区第五批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辽宁省“菜篮子”水产品生产基地的辽中区广信水产鲫鱼、草鱼、鲤鱼、武昌鱼、泥鳅等;法库的“鑫丰”牌富硒鸡蛋、“叶茂台”香油、地瓜、杂粮;阜新“屈氏庄园”杂粮系列;本溪“寨香”牌杂粮;“桓龙湖”葡萄酒;“怡香碧”山里红汁;铁岭“文选”葡萄及蔬菜;昌图“生态发酵床养猪法”饲养的“黑猪”等上千种优质、特色农产品。

  这些各地优质的土特产,通过农超对接,将更快走进超市,走上百姓餐桌。

   极端天气保障供应不涨价

  今年7月下旬,沈阳遭遇两场大雨,但各家菜市场、超市蔬菜和水果供应却很足,也没有涨价,一些超市还拿出一两个品类做特价促销。遇到大雨、大雪等极端天气,老百姓赶去菜市场“抢菜”的情况不会再出现了。市场供应平稳,让百姓更安心。

  阳诚生鲜超市总经理孙建民告诉记者,店里有固定合作的农业合作社,每天的菜是直接从地里摘出来的。“赶上下雨细叶菜产量少时,就每家平均少一点,实际差的并不多。”某农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超市因为是直面产地,就不受供应商的制约。家乐福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超市所有菜品的价格,都是一周前就定好的,不管出现什么情况,绝对不会临时涨价。

  市民可赶经济区“大集”

  此前,沈阳经济区各企业之间也进行过农超对接的探索,但范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少数品种,交易规模不大、经济效益有限,农产品生产者、经销商和群众受益不多。

  此次洽谈会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各自的资源优势,如沈阳的食品加工资源、铁岭的粮食资源、本溪的林下资源,营口的水产、果品资源,辽阳的肉猪、淡水养殖资源等,都将通过本届洽谈会得到高效配给。八城市服务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统一推进,洽谈会立足辽宁、辐射东北,规模效应、集团效应和互动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

  届时,铁岭榛子、朝阳鸭蛋、宽甸糯玉米等特产都将出现在沈阳超市里。也就是说,沈阳市民不出市,就能赶上经济区的“大集”。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刘海搏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