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出现“等、靠、要”扶贫后遗症 扶贫要先扶精气神

28.10.2016  21:39

  为尽快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省内某村村干部决定带着他们做“牛生意”。于是,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建档立卡户一对一结亲、手把手指导,从张罗钱到抓牛犊,再到饲料来源、疾病防治、出栏销售,全程帮办,尽心竭力。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去该村调研,在充分肯定了村干部的干劲儿的同时,也提醒大家,产业脱贫,固然要“扶上马,送一程”,但美好生活最终还是得靠贫困群众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要防止出现因大包大揽、推着抱着而留下了“等、靠、要”的扶贫后遗症。

  笔者生长在庄稼院儿,对这位领导同志的担忧深有感触。就拿笔者的老家来说,十里八村日子一直过不起来的户,有一部分确实或因病,或因残,或因灾。但也有一些人,要么“懒得生疼”,游手好闲,连自家的几亩地都莳弄不好; 要么大手大脚,有点钱就“”光,非但没积蓄,甚至还拉下许多饥荒。“宁愿受穷,也不挨累”是他们的共同心理。

  眼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很多基层干部,为此真是磨破了嘴、操碎了心、累弯了腰、跑断了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付出在一些地方,有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滋长了“懒汉们”的依赖心态和“输血期待”,等着送小康者有之,靠人来救济者有之,伸手要钱物者有之。结果,本该是脱贫主角却成了配角,本该是“我要致富”却成了“要我致富”,本该是“二人转”却成了“单出头”。这种“干部急,群众不急”现象,不仅影响扶贫工作的进度,更影响脱贫质量,甚至有可能产生拽着脱贫、撒手返贫的恶性循环。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才是生命。要实现到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关键还得靠内生动力。活跃在扶贫主战场的一线干部,平日里工作、生活在群众之中,最能及时了解、掌握本乡本村贫困户的情况。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常到贫困户家里或左邻右舍串串门儿、唠唠嗑儿,把那些得过且过、破罐破摔的“志贫”者精准识别出来。在此基础上,挖掘出他们的思想根源、问清楚他们的实际困难、搞明白他们的心理诉求,有针对性地多上深入细致的励志课、多说充满感情的体恤话、多做换位思考的暖心事。春风化雨中,一点点让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老话儿说,不怕家里穷,就怕出懒虫。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来说,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不怕出大力、流大汗、吃大苦,在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一定能合唱出一曲动听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