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瓷器上刻出11米长卷《富春山居图》

08.11.2019  08:40

  记者正在采访“刻瓷技艺”传承人钟立维(中)。

  瓷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围绕着瓷衍生出一系列艺术形式,刻瓷技艺就是其中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

  在沈阳,就有这样一位刻瓷高人。他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在素面瓷器上镂、凿、划出各种图形、图案,达到“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艺术效果,他就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钟氏刻瓷”传承人钟立维。

  人物小传

  钟立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创作基地专业画家、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刻瓷作品《八仙过海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五虎图》《富春山居图》等屡获金奖。其中,《富春山居图》《五虎图》等编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一种陶瓷雕刻品制作方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一家四代刻瓷人

  钟立维,祖籍山东淄博,祖上的刻瓷手艺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四代了。

  清朝道光年间,钟立维的曾祖外公宋万库酷爱古董、字画、刻瓷,游商于北京、天津、景德镇等地。为了让爱子宋占祥(钟立维外公)学到刻瓷真传,宋万库在宋占祥13岁时将其送到北平东琉璃厂的“富晋书庄”做学徒,拜书庄老板王富晋为师。学徒3年,聪明伶俐的宋占祥深受师傅王富晋和师伯朱友麟的喜爱,得到了两位刻瓷大师的真传。

  1926年,军阀混战,时局艰难。宋占祥带着全家从山东迁往关外奉天(今沈阳),靠承揽刻瓷活计养家。作为家中独女,钟立维的母亲宋静自小学习家传的刻瓷手艺,并形成了细腻清秀的作品风格。

  小时候的钟立维,是听着叮叮当当的刻瓷声长大的,见外公刻瓷,他也拿着小锤凿两下,“那时外公在自己的小屋刻瓷,是不允许孩子们进去的。记得一次外公不在家,我偷偷溜进去,拿起瓷盘就凿,结果弄坏了外公的作品,挨了打。”见钟立维对刻瓷如此感兴趣又天资聪颖,宋占祥决定亲手教这个外孙。那年,钟立维12岁。谁也没想到,当时不经意埋下的种子,成为他后来的人生拐点。

   一刀刀刻出“金刚钻

  成年后的钟立维,并未靠刻瓷技艺谋生。直到1996年从企业下岗,迫于生活压力,他才再度捡起这门家族手艺。“年轻时候刻瓷,是兴趣,限于模仿。下岗之后,才一心一意搞创作,真正提升刻瓷技艺。”那段时间,钟立维好像着了魔,为了把作品雕刻好,一坐就是一整天,刻到痴迷时饭都顾不上吃,睡到半夜突发灵感起来就刻。

  他从工具入手进行改制,在雕刻技法上也改变单一模式加入雕刀法、推刀法、研磨法,在原来瓷盘上雕刻扩展到瓷板上雕刻。经过他的改良升级,钟氏刻瓷有了“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立体艺术效果。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钟立维的“金刚钻”功夫是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刻瓷最讲究力道,多一分瓷盘碎裂,少一分没有效果。长期拿刀,钟立维手上满是老茧,磨出的水泡针扎一样疼,几天都拿不起刀。他始终咬牙坚持,一心要将刻瓷做下去。

  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

  刻瓷不同于其他手艺,对创作者的艺术修养要求很高,不仅要有素描功底,还要在诗书画印方面有一定造诣。最难的是,刻瓷没有更改的余地,讲究刀刀见痕,不偏不斜,因此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多年来,钟立维在雕刻前都要先明确立意,仔细构图,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动刀。

  2011年,钟立维开始刻制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11米长卷,女儿成了他的得力帮手。

  “我干活有个特点,喜好一气呵成,放下再捡起就不爱做了,在刻这幅作品时几乎与外界隔绝。”钟立维回忆说,刻到三四个月时真的刻不下去了,枯燥寂寞。手上的水泡破了好,好了破,时间长手都变了形。

  见父亲如此执着,钟立维的女儿一狠心,辞去医务工作,帮着父亲起早贪黑地刻。一年之后,刻瓷作品《富春山居图》正式亮相,技惊四座,钟氏刻瓷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留住刻瓷就是留住历史

  《韩熙载夜宴图》《兰亭集序》《虢国夫人游春图》……走进钟立维的瓷雅轩工作室,每一件刻瓷作品都充满诗情画意,纯熟的雕刻技法,高雅清新的古风,细腻清晰的触感,当指尖在画上拂过,那感觉仿佛与古人对话,令人一见倾心。

  刻瓷虽美,钟立维却深感“后继乏人”,这些年他收徒不下40人,都是免费传授,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三四个人,90%的人选择了半途而废。在他看来,周期长、来钱慢是导致刻瓷面临“后继乏人”的主要原因,很多人抱着赚钱的目的来学刻瓷,最后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2013年至今,钟立维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美术学院邀请,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专项课程,以“口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师生传承、社会传承,保护和发展这项非遗手艺。他说:“人在手艺在,人不在手艺就没了,留住刻瓷技艺就是留住历史。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能担负起这项历史使命的传承人。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唐晓诗/文 李浩/摄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唐晓诗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