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凌河区做好校企做“红娘”解决就业难、招工难

24.03.2015  12:50

近年来,全国性的“用工荒”陆续漫延,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春节过后,锦州市凌河区企业也日益感受用工紧张的压力,各类企业普遍短缺生产一线工人和技术技能人才,针对企业“招工难”、“用工荒”、技能人才难求等情况,凌河区人社局为校企当“红娘”的做法,有助于企业招工、学生就政府促进就业“三赢”。

落实政策、搭建平台,是做好校企对接的必要条件。一是落实对接扶持政策。对参加对接的学校和企业全面落实培训补贴、职介补贴、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其次是各级财政从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给予学校,用于校企对接工作;协调税务部门按政策减免企业资助和捐赠学校的税费。二是搭建校企集中对接平台。在学生就业、企业招工的高峰时期,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对接”洽谈、签约等活动,搭建各类对接平台,引导学校、企业集中开展对接。三是搭建校企信息对接平台。广泛收集对接学校和企业信息,编印重点校企情况手册向各企业和学校免费发放,扩大校企对接的影响。开辟校企对接信息专栏,介绍凌河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学校企业基本情况,发布招生信息和招工信息,交流活动经验,推动校企双方自主开展对接合作。

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做好校企对接的工作基础。校企对接不能搞简单的“捆绑组合”和牵强的“拉郎配对”,而应该改变学校、企业、学生的观念,调动三方的积极性。一是改变学校“书上有什么教什么”的旧观念。针对部分职校学生出口不畅,有的学生上岗前还要进行培训的弊端,就业局积极引导学校主动与企业对接,树立“企业要什么教什么”的育才新观念,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二是改变企业“临时招工、被动选人”的旧观念。通过典型宣传,引导企业树立“预先培养、主动育人”的招工新观念,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发,构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三是改变学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旧观念。

通过校企开展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对接活动,多次安排在校学生到本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亲身体验本地就业的好处,引导他们在本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