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厅召开青山工程“两退一围”成果巩固工作电视电话会

21.11.2014  15:31

11月20日,省林业厅召开青山工程“两退一围”成果巩固工作电视电话会,省林业厅副厅长武兰义到会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全省“两退一围”完成情况,对成果巩固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全省“两退一围”自2011年启动实施,截止今年10月底已全部完成作业施工。全省累计清退“小开荒”225.7万亩,已全部还林;完成超坡地还林297.39万亩;完成围栏封育1.9万公里、围封面积475万亩,规划任务全部完成。

会上,武兰义传达了赵化明副省长对加强“两退一围”成果巩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把成果巩固工抓紧抓实。

武兰义在讲话中指出,完成“两退一围”工程建设任务,各地都付出了很多,克服了诸多困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两退一围”工程建设,特别是在成果巩固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超坡地还林间种高棵作物、“小开荒”还林间种作物、“两退”还林成活(保存)率不高、个别地方出现“两退”反弹、围栏封育设施受损、一些地方对成果巩固情况测控工作不到位、档案资料不健全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的是客观上自然灾害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农民认识不到位及我们主观管理工作上存在缺位或不到位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要更多从自身找原因,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承担起后期管护管理的责任。

武兰义强调,“两退一围”是省委省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大民生工程。完成作业施工任务只是基础,保护和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两退”还林不反弹、围栏设施优质有效,切实建立起管护、封育、禁牧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才是根本目的。各地要把“两退一围”成果巩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将“两退一围”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成果巩固上来。要切实克服因工程任务完成而产生的干劲松懈、保护和巩固成果工作疏忽等麻痹思想,坚决杜绝边建设边破坏现象发生,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工程建设成果的保护和巩固上来,确保发挥效益。“两退一围”成果巩固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持久地将成果巩固工作抓下去、抓出成效。

二是加强执法,切实保护好工程建设成果。要强化管护责任落实,建立管护体系,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两退”还林地块及围封设施的保护力度,加强执法,严格管理,严厉打击毁林开荒、超坡地垦植、破坏围栏封育设施等违法行为。要严防“两退”反弹,抓典型、打苗头。对新发现的“小开荒”或超坡地种植地块,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清退、还林,绝不能任其扩散、泛滥。

三是加强指导,切实提高“两退”还林经济收益。要坚持把提高“两退”还林地块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提高农民营林护林积极性的主要目标,加强技术指导,科学经营,精细管理,提高林木质量和综合效益。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等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组织对保存率达不高地块的及时补植补造,确保能成林、有成效。

四是创新模式,切实依托市场做强林业产业。要认真总结经验,相互交流,依托市场,创新模式,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引导各相关部门、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推进生产经营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要积极引领龙头企业发挥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依托林业资源,建设深加工基地,拉长林业产业链条,做强林业产业,让农民通过承包地入股或优先务工,实现林地规模经营。

五是加强监管,切实兑现好各项补助政策。要加强超坡地还林地块信息管理,在还林补助期限内,全省每年要组织开展一次还林保存情况核查验收。其中,县级要逐块检查核对小班因子变化情况,市、省级要按不低于15%的比例抽查。检查结果要以工程县(市、区)为单位,于当年9月底前录入超坡地还林信息管理系统,并以市为单位通过正式文件提报下一年度补助申请,作为兑现省补助资金的依据。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对于超坡地造林保存率达不到规定标准、地块征占或人为、自然灾害损毁的,要及时剔除,不得录入信息系统的当年保存面积当中,严防省财政补助资金沉淀。三要继续开展“两退一围”建设成果“回头看”活动。要组织认真监测工程建设成果巩固情况,随时掌握变化情况,严禁“小开荒”间种作物、超坡地还林地块间种植高棵作物。对围栏倒伏、断口,网线脱落的,要组织林业站护林员等及时修复。各市县在“两退”还林期间已明确补助政策的,要加强协调落实,严格按合同约定兑现承诺政策,提高农户积极性。

会前,省林业厅下发了《辽宁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加强青山工程两退一围成果巩固工作的通知》,对“两退一围”成果巩固工作做了部署。

厅相关处(室)、厅直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林业局设立分会场,各市、县(市、区)林业部门分管领导及管理人员200多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