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昌图县八面城即是辽金时期的韩州

08.12.2017  11:15

  铁岭市博物馆画的北宋徽钦二帝被押送路线图。

  北宋徽钦二帝在八面城被羁押期间,居住在半地穴房子里的场景。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宋朝造的卤簿钟。

  黑龙江省依兰县“坐井观天遗址”。

  目前,铁岭市博物馆展出多件在昌图县八面城镇出土的辽代和金代文物。这些出土文物以及考古调查结果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表明这里曾是辽金时期的一座重要州城——韩州。这座深处金王朝腹地的州城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发生了交集,宋徽宗、宋钦宗在被押往国都途中,在这里被羁押了两年。

   韩州是重要州城,曾四治三迁

  在铁岭市博物馆辽金时期的历史及文物展厅中,有一组“离亭双燕恨重重”场景展雕塑。记者看到,在一座半地穴式的房屋中,外有金兵把守,内有一人坐在炕上,闷头不语,面前桌上摆着笔墨纸砚。另有一人立在地上,他一只手握书,一只手倒背,眉头紧锁。墙上悬有一幅书法横幅,用瘦金体写的是宋徽宗被掳后的作品《北行见杏花》,词为:“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凄凉院落,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场景布置得昏暗,借助电子技术,屋外变幻着寒来暑往四季变化,远处可见城墙及门楼,认真辨认,城门上有“韩州”二字。

  这一场景反映的是北宋末年,靖康年间被掳的两位皇帝在韩州羁押的凄凉生活场景。

  铁岭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周向永告诉记者:“韩州本是辽国建立的州城,是辽北这片土地被迅速开发的结果,到了金统治时期,对原辽代的州城进行了撤并,但是韩州被金统治者保留了下来。

  《辽史》中对韩州有这样的记述:“东平军,下,刺史……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柳河县,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周向永说:“《辽史》中还提到一些相关地名,相关史实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查实。但是仅就韩州而言,它也经历过四治三迁。也就是说,韩州的州治所在地变化了三次,经历过四次选址。”

  关于韩州的几次迁移和迁移的原因,金代文学家王寂在担任提点辽东刑狱时,曾巡视辽东各地监狱,写了一部《辽东行部志》,其中为我们留下韩州历史变迁的详细记述:“韩州,辽圣宗时并三河、榆河二州为韩州。三河本燕之三河县,辽祖掠其民于此置州,故其旧名。而故城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移于白塔寨。后为辽水所侵,移于今柳河县。又地非冲途,即徙于九百奚营,即今治所也。

  从王寂的记述中,韩州的迁移一次是苦于风沙侵袭,一次是受辽河水害,最后一次迁移则是因为位置偏僻,没有处于交通要道上。

  上世纪80年代,吉林大学教授段一平在他的《韩州四治三迁考》和《〈韩州四治三迁考〉补证》中,对韩州的4个治所逐一进行了考证。他认为,韩州最早的治所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浩坦乡的城五家子古城。第二个治所白塔寨,位于现在昌图县三江口镇的庄稼窑村。该村的村北有“小塔子”的地名,附近还有“东大城子”“西大城子”地名,考古调查时发现这里在历史上发生过水侵灾害。

  第三个治所柳河县就是现在的昌图县八面城城址,从其地理位置上看,这一治所处于辽金时期从开原向北到五国头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交通要道的西边,确实不是“冲途”。此后,治所又被迁到了九百奚营,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梨树县偏脸城城址。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