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乡贤:大连长海县小泡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华

17.12.2014  13:31

  孤寡老人肖玉芳一个劲地夸“李书记”(左一)。

  由“负”村变富村之后,李家华(右二)准备带领村民再创佳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北国网、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李振村 摄

  他是河南人,在辽宁当过兵,2008年时临危受命,担任了大连长海县小泡子村党支书。“一个外乡人,说话有时我们都听不懂,还能干好? ”在村民们的质疑声中,他却仅仅用五年的时间,就将一个负债2600多万元的海岛穷村变成拥有固定资产1570万元,人均收入2.8万元的“经济强村”。他这样说,如果心存无私,就一定能把异乡当故乡。

   不被村民信任的外乡人

  小泡子村在长海县县委县政府所在的岛上,以前在当地算是有“名气”的,当然是因为穷。

  李家华在这里也很有名气,因为他是一个大老板,他拥有的酒店在当地曾经是最高级的。2008年,大长山岛镇党委让李家华到小泡子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决定并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从李家华的经历中能看出他的头脑和眼光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

  在河南出生的李家华因为当兵来到了遥远的长海县。转业回到老家后他又几乎身无分文地回到这里打工,他当过采购员,在工地里当过工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先后干过十几个行当,慢慢成为了当地富甲一方的民营企业家。“我没有大本事,只想努力把村里经济抓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李家华话不多,说当时确实也有些顾虑,虽然自己早将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但自己毕竟不是本地人。不过他也说,“我们海岛人实在,只要跟他们讲明白道理,让他们看到希望。”“一个外乡人,说话有时我们都听不懂,还能干好?再说了,他有上千万资产怎么会真心跑到咱们这么穷的村里呢?”村民们议论纷纷,甚至还有不少人不屑一顾地掰着手指算着日子,等着看这个外来人的笑话。

  经过几年的实干之后,小泡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村民从不认可,到观望,再到信服,最后把李家华这个异乡人当成了自家人,“这人就是有本事,心也正,一心想着老百姓,想着怎么把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

   从负2600万到富1570万

  刚到村里的时候,李家华也吓了一跳,“知道穷,没想到这么穷。 ”

  李家华上任时,村里的外债已经超过2600万元,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8万元,而全村各项刚性开支至少就得70多万元,村里账面上更是毛都没有了。“村里要发展,没钱就得我先垫上。”了解到村里的实际情况之后,李家华真坐不住了,调研之后自己拿出了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村工程队,承揽修路、盖房、绿化等工程项目,既解决了部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又节省了村里一些项目的人力开支,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工程队当年就盈利60万元。2010年,工程队完成了760多万元的工程量,创造经济效益290余万元,为村集体积累了第一桶金。

  紧接着,李家华又发挥村子的临海优势,办起了养鸭场,买进2000只金定鸭。年底一结算,扣除所有成本,鸭场净挣了近20万元。村里趁热打铁,又通过合作的方式,底播开发村集体所有的500亩海区。村民们积极出工,采挖石块,改造海底,投放参苗。多种经营四处开花之后,2013年,小泡子村已拥有固定资产1570万元,完成了从“负”村到富村的逆转。

   村民每年春节分年货

  88岁的肖玉芳:“从来没想过村里还能发东西,米面油不说,海鲜还是从大连买来的。 ”

  一进屋,孤寡老人肖玉芳就一直拉着李家华的手不放,“书记和村里照顾我,家里什么都不缺了。”临走时,李家华还特意看了看老人的灶台,“缺柴火了就赶紧给我打电话。”

  村里的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小泡子村的村民们也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红利。每年的春节,村里都要拿出20多万元来采购各种年货,作为福利发放给全村百姓。每年的端午节,村里从养殖基地调拨价值6万元的鸭蛋,给每户村民发放50个鸭蛋、10斤糯米、10斤白糖。每年村里都要拿出上万元对师生进行节日慰问和捐资助学。每年的重阳节,村里都要举办“长寿宴”,邀请全村百余位65岁以上老人共赴盛会。

  村里先后投资300余万元,硬化了村里所有道路,新铺3.67公里11100平方米街巷路,安装了上百盏太阳能路灯。

  当带头人就要“真走心”。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都有一副热心肠。村民家有困难了,李家华总是慷慨解囊。村民廉秀丽房子因火灾烧毁,李家华当即捐款5000元。对待村民的感谢,李家华总是婉言谢绝,对于那些碍于情面拒绝不了的,李家华总是偷偷地自己买单,已经累计花费5万元多元。

   专车配给最老的工人

  长海县城里不乏好车,李家华的座驾却是一辆皮卡车。“不是自己花钱买不起,是觉得没这个必要。”他自己没有车,村里却有大小10多台车。唯一的专车是配给了77岁的王文珠,而且专门安排了一个司机。王文珠的身份就是一个普通的建筑队的大工,“老人腿脚不好,还一直在为我们村的建筑队忙前忙后的。”

  每天李家华都在忙村里的大事小情,如果不提前预约的话,很难在办公室找到他。如今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上了轨道,但他自己家的产业却一落千丈,李家华苦笑着说:“我真是顾不上家里的生意啦。”不只是他,“我可以拍胸脯保证,我们家的亲戚没有人在村里的企业里干活!”

  他的精力绝大部分都用在了发展本村经济上。小泡子村地势低洼,第七居民组村民反映涨大潮时海水倒灌污染井水,下大雨时水淹菜地,李家华多次实地勘察,争取农林水务改造资金,深挖沟渠,既排除了多年隐患,又为村民改造出了一个集塘养海参、休闲养鱼、方塘垂钓三位一体新的增收项目。李家华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污染环境的150多亩菜园改造成20余万株景观苗圃,改善了周边环境。

  做好了小企业,李家华准备进一步发展,已经买了船搞起了客运,更在2013年初,经李家华积极争取,小泡子村获得国家环保项目23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以污染环境的废弃贝壳为原料,利用30多亩荒山,建成日生产三万块环保免烧砖的砖场,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

  当好带头人,带着大家走上睦民富民路,不仅要做百姓的“自己人”、“贴心人”更要做“领路人”。李家华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他说:如果心存无私,就一定能把异乡当故乡。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曲值 摄

   专家解读

  乡贤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体

  现代乡贤包括经济精英、致富精英、道德精英、文化精英等,乡贤本身代表着一种文化,文化可以渗透到方方面面,乡贤本身是区域内的一种灵魂,起到榜样的作用。礼俗社会遵守的是情感规则,而在现代法治社会里,遵守的是法律。乡贤既具有传统社会里的人情,而且也是现代文化的代表,或者代表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或者本身是道德模范代表现代社会的元素。所以乡贤同时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友善、敬业、诚信等,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这些品质。他们既代表法治社会所推崇的文化,又具有传统礼俗社会的文化元素,所以周围人对他们有所认同。

  人作为群体生活的动物,在接受一种价值观印刻到心里指导行为的时候,必须要先认同这个人,由于乡贤和他们血脉相通,会被视为同类,于是很容易吸收乡贤身上现代价值观的元素,从情感层面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完成从农村到城市精神文明的跨越。

  大连长海县小泡子村党支书李家华,是现代社会的成功者、强者,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同时具有传统文化所期待的道德和向善的力量。他在得到认同之后,成为精神灵魂,人们才会追随和模仿,把现代社会推崇的主流价值观,渗透到周围乡民内心当中,使周围人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变。这类乡贤他们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前提下,会有更高的心理需求,就是帮助整个群体提升成为他的心理需求,奉献的越多同时自己得到的满足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