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又一台南极巡天望远镜亮相“冰穹之巅”

12.02.2015  11:57

  从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获悉,一台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南极巡天望远镜已于近日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附近的昆仑站安装完毕,即将投入观测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布放在南极内陆地区的天文望远镜阵又添一员“大将”。

  据悉,这台“AST3-2”巡天望远镜是我国在冰穹A地区布放的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其主镜口径达680毫米,有效通光口径达500毫米,采用了我国创新设计的大视场折反射望远镜光学系统,具备指向跟踪和自动调焦等功能,是南极现有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它配备的单片CCD相机像素达1亿,一次曝光可覆盖约4.3平方度的天空,相当于18个月亮的大小。

  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队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杜福嘉告诉记者,这台巡天望远镜主要用于超新星、系外行星以及变星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可根据不同的巡天策略自动拍摄照片,并将观测日志等重点信息传回国内供科研人员研究。

  杜福嘉表示,海拔高达4093米的南极冰穹A是地球上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站址之一。首先,南极的极夜现象提供了连续数月不间断观测的可能;其次,该地区大气稀薄,风速极低,有效降低了大气湍流造成的望远镜成像模糊、抖动等;此外,该地区几乎不受人工光源影响,观测质量较高。

  但另一方面,南极内陆的酷寒也给电器设备的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长期无人值守的运行环境对望远镜的监控系统、自我诊断修复能力要求很高;而远离人类活动范围带来的能源供给有限、运输环境恶劣等问题,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科考活动的后勤保障能力。正因为这些限制,目前能在南极内陆开展天文观测的国家仍属少数。

  “利用南极巡天望远镜在超新星宇宙学及太阳系外行星方面的前沿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之一。据悉,自2012年我国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运行以来,我国天文学界在南极天光背景、极光背景、云覆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已发表论文数篇,对推动中国天文学研究水平提高意义重大。

  除巡天望远镜外,此次内陆队还在昆仑站安装了一台南极亮星测光望远镜,可跟踪系外行星的踪迹。记者还了解到,中国可能于第32次南极科考期间在冰穹A安装第三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届时,这个规模庞大的南极巡天望远镜阵可以在不同波段同时扫描星空,获取更丰富详实的天文数据。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