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退耕还湿5000亩为野生鸟类种“口粮”

30.01.2015  11:46

  1月29日,从省人代会上获悉,2015年,沈阳市将继续加大对卧龙湖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新启动包含湖心岛生物多样性二期工程、建设环湖迁徙鸟类数字化监控平台在内的20余项生态项目。其中,如何利用好退耕还湿的5000亩水稻种植地,为野生鸟类打造自然食物链,成为了康平县重点研究推进的项目。

  康平县委书记王一兵介绍,位于卧龙湖西南角的杨家窝棚地区,一直是野生鸟类繁殖的密集区。2014年康平县收回了此地区5000亩水稻种植地,实施退耕还湿。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5000亩土地自然植被已基本恢复。2015年,康平县计划研究在该地区自然地貌上打造适合野生鸟类繁衍的食物链。

  王一兵说:“许多迁徙鸟类,特别是大部分鹤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是以吃鱼为生,它们其实是以植物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因此,在自然恢复的基础上,经研究考证,康平县将在5000亩湿地上人工种植1000亩左右的芦苇、蒲草和矮株高粱等植物,补充野生鹤类的食物来源。

  目前,卧龙湖生态区发现的禽类已有白鹤、丹顶鹤、白天鹅等143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的鸟类有6种,国家二类保护鸟类有18种,全世界15种鹤中有6种每年在此停歇、繁殖。5000亩湿地生态完全恢复后,必将成为野生鸟类的“天然养仓”。

  王一兵表示,卧龙湖生态食物链恢复是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包含鸟类食物补充问题,还有鱼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等等。此外,按照保护修复卧龙湖生态系统计划,从2015年起,康平县对卧龙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重点将从恢复逐渐转向合理利用,争取让优质的生态环境更好地造福百姓。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