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和平区在发展一线摔打磨练干部

11.08.2015  09:04

  记者8月10日获悉,今年以来,沈阳市和平区选派百名区管后备干部充实到征收等工作一线。通过实施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机制,和平区在全区树立起“实干就是最好的台阶、业绩就是最好的背景”的鲜明用人导向,以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汇聚实干创业的强大动能,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为沈阳的中心城区,和平区正面临着如何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强化功能定位、如何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中扮演好应有角色、如何在“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中融入对接的发展拷问。和平区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大力实施“品牌强区”战略,加快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和平台经济中心,打造创业创新、时尚智慧、文明幸福新和平。

  干事创业,首在用人。坚持发展导向,和平区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深入探讨、主动融入,强化“攻城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弘扬“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情怀,以此激发、提振广大干部想事干事的精气神,增强发展信心和发展定力,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新作为。

  坚持基层导向,和平区选派百名区管后备干部充实到征收、信访工作一线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搭建起优秀干部的干事“舞台”、成长平台。和平区委书记冯守权表示:“今后提拔干部,一线工作经历、经验是必备条件。我们就是要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及时被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真正让老实人也有‘春天’。”

  坚持实干导向,和平区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聚焦忠诚干净担当,着力匡正用人之风。针对不敢担当、为官不为、不讲团结等问题,和平区突出激励褒奖和问责追责,重拳整治跑官要官等歪风邪气,先后交流调整28名、免职3名、问责7名处级干部,一批长期在审批岗位的局长、科长换了“位子”。

  新导向催生新作风,新思路促成新作为。今年以来,和平区围绕“四个中心”建设,驰而不息转作风,齐心协力破难题,全区项目建设加快步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和平区投资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7个,投资总额达1023.5亿元;1至7月税收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