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阳新建运河和铁西新城两条地下管廊

07.08.2015  08:35

  8月6日上午,由沈阳日报与沈阳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建委交通处、公用处专家做客沈阳日报,围绕沈阳市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工作做以介绍。市建委专家重点介绍了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情况,并与读者进行互动,并就一些热点问题回答了读者的提问。

  本期嘉宾

  沈阳市建委交通建设处主任科员王连成

  沈阳市建委公用事业处副处级调研员孙鸿旭

  相关链接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地说,就是将现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种市政管线统一安放到一个共同的“房子”里,维修和管护转入地下,管线得到更安全的保护。这样可以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并能抵御管道侵蚀和抗震减灾,管线运行更安全稳定。

  沈阳成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今年年初以来,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沈阳市建委在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包括沈阳在内全国共有34个城市申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沈阳市最终以94.64的高分和排名第一名的成绩进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成为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10个试点城市之一。

  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可获专项资金补贴

  按规定,中央财政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三年建设两大管廊试点项目采用PPP模式

  按照沈阳市提报的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自2015年至2017年,沈阳市计划在老城区南运河段和新城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建设一个管廊试点项目,建设总里程33.828公里。其中,南运河段综合管廊建设里程12.828公里;铁西综合管廊建设里程21公里。两个项目全部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模式)建设。今年5月,沈阳市在组织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施工专家对运河综合管廊建设方案进行反复比选论证、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最终拟定了运河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入廊管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给水、中水、供热、天然气。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工作。

  运河综合管廊途经五大公园

  运河综合管廊西起南京南街,东至善邻路。管廊沿砂阳路、文艺路、东滨河路、小河沿路和长安路敷设,途经南湖公园、鲁迅公园、青年公园、万柳塘公园和万泉公园。项目总投资约31.99895亿元(不含管线入廊资金)。管线入廊资金由管线权属单位承担。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计划在2017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使用。

  铁西新城综合管廊九月份开工

  铁西新城综合管廊建设里程约21公里,一期管廊二十五号路(浑河15街-浑河26街)路段管廊全长约9公里,二期管廊沈辽路及浑河十五街管廊全长约12公里。工程计划采用明挖开槽施工,预制构件拼装,收容电力电缆、通信管线、给水管道、热力管道。总投资约18.6亿元,分两期、采取PPP模式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铁西新城综合管廊项目已列入2015年沈阳市城建项目追加投资计划中。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企业带来商机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把各类市政管线统一转入立体、集约的地下公共隧道,将带来很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据国内有关专家测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分为廊体和管线两部分,每公里廊体投资大约8000万元,入廊管线大约4000万元,总造价每公里1.2亿元。按目前的城镇化速度,未来三到五年,预计每年可产生约一万亿元的投资。

  综合管廊改变了过去政府单独投资市政工程方式,让企业成为建设和运营主体。有专家预测,目前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刚刚起步,未来投资空间非常大。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杜梦雅孙全文并摄

  “马路拉链”该结束了

  长期以来,由于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等各种管线管理主体政出多门,管线铺设往往各自为政,从而导致城市马路经常是挖了埋,埋了没多久再挖,一条好端端的马路成了一个不断拉开不断合上的“拉链”,不仅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一次性地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上水、中水、排水、热力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将极大地减少城市建设浪费,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将彻底结束“马路拉链”的历史。 (孙全)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