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千余种野生动植物首获“电子身份证”

28.04.2015  17:08
  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近日出炉:考察人员共拍摄、观测、记录到各类野生动植物1000余种,并首次在西藏用红外触发相机记录到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大灵猫,这将为当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提供丰富的科学本底资料。
  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负责人罗浩说,去年考察人员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西藏察隅县和墨脱县境内,通过布放红外触发相机等方式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共拍摄、观测、记录到野生植物约600种,昆虫212种,两栖爬行动物24种,鸟类159种,兽类22种。
  植物类记录了大量珍贵物种,其中“丝须蒟蒻薯”在中国仅分布于墨脱;两爬类记录了以察隅作为模式产地发现的蛇类“察隅烙铁头”;鸟类方面记录到一种在我国分布极少的楔嘴鹩鹛和极为罕见的长嘴鹩鹛,以及狭域分布的火尾绿鹛、白眶雀鹛等鸟种。
  此外,红外触发相机还捕捉到包括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云豹,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大灵猫,中国三级保护动物云猫,以及鬣羚、亚洲黑熊等众多国内罕见的兽类。
  今年6月,考察团队将对珠峰北坡大本营绒布寺附近、珠峰东坡大本营附近及喜马拉雅五条沟中的嘎玛沟、陈塘沟、吉隆沟进行生物影像调查,探秘雪域之巅下的万千生灵。(记者  许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