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合奏”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25.11.2014  13:19
  近年来,辽宁省妇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促创新、增活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有钱办事”的工作局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争取政策,保证有人干事

  省委召开全省工青妇工作会议,制定下发文件,对乡镇街妇联主席配备等做出明确规定。省妇联通过协调、督导等办法落实文件精神。目前,全省乡(镇、街)均配备了专兼职妇联主席。

  积极争取省人大、省法制办和民政厅支持,将有利于女性当选的内容写入换届指导性文件和地方法规中。全省社区换届后,女性进“两委”比例达99.9%,妇联主席进“两委”比例达97.0%。村级组织换届后,女性进“两委”比例达98.5%,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达97.9%,均比上届有显著提高。

  积极争取政府为社区妇联购买公益岗位。省妇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文件,推动在全省城镇每个社区配备公益性岗位妇女工作者或妇联专干4063人,有效增强了社区妇联工作力量。

  积极吸纳各方面优秀女性参与妇联工作。配备市、县、乡三级妇联兼职副主席368人,社会各界执委1.8万余人。还通过组建书法、绘画、摄影学会等女性协会,实名制登记巾帼志愿者17.4万余人,把各类女性人才团结到妇联周围,帮助妇联工作。

   整合资源,保证有阵地做事

  建好、管好、用好“妇女之家”。全省15410个社区和村全部建成“妇女之家”,覆盖率达到100%。各级妇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妇女之家”建设领域,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设“妇女之家”3900多个,有效延伸工作手臂。各地妇联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利用村、社区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活动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广场等阵地,按照一室多用、分区布局、分时使用的原则,联合共建“妇女之家”,做到党建、妇建资源共享。将妇女维权服务示范站、儿童成长乐园、家长学校等基层妇女工作阵地整合到“妇女之家”中,做到妇联各项工作进“”、载体进“”。为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省妇联连续两年开展“先进妇女之家”创建评选活动,评选省级“先进妇女之家”200个,实施以奖代补推动层层建设标准化“妇女之家”。省妇联提出省级先进“妇女之家”做到工作“六进六送”,基础建设做到“六有”,带动指导基层妇联明确“妇女之家”工作目标和任务,使全省“妇女之家”实现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行。

  建立基层妇女维权服务示范站。争取省发改委投资,在镇、村两级建立示范工作站600个,带动基层普遍建立妇女维权站11290个。省妇联会同公、检、法等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投诉站、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等,组建由律师、志愿者等构成的维权服务队伍,共同做好政策宣传、信访代理,矛盾调解等工作。2013年,600个省级示范站代理妇女信访事项2807件,接访11282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190起。

  建立儿童成长乐园。投资1836万元,在留守妇女和儿童集中的乡镇、村建立儿童成长乐园108所,每个投入12万元建设资金和5万元的设备资金,产权归县妇联。投资1790万元,在少数民族县和贫困县建立22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多措并举,保证有钱办事

  推动层层落实1元钱经费。省委召开全省工青妇工作会议,制定下发文件,规定各级政府按照所辖地区妇女人口总数,以每人每年不少于1元的标准安排妇联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工青妇组织参与和承接的社会管理事务和公益事业,要核拨必要的经费;对上级工青妇组织下拨专项活动经费要求配套的,本级财政应给予支持。省妇联工作经费达到人均2元钱,总额为4300万元。省内14个市、74个县区妇联工作经费达到或超过妇女人均1元钱标准。

  立足基层设计活动项目下拨经费。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两癌”预防知识宣传普及、国策宣传进家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立足基层的活动和项目,省妇联每年下拨经费2000多万元。

  以奖代补支持基层工作经费。开展基层工作年度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先进“妇女之家”、维权工作优秀案例评选等,以奖代补弥补基层妇联工作经费的不足。

  实施妇女儿童民生项目争取地方资金配套。先后设计实施“母亲安居”工程、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妇女“两癌”检查及救助等10件实事,保证基层妇联为妇女办实事、做好事有了经费支撑。

   转变作风,保证把好事办实

  实行重点工作绩效考核。省妇联将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为规定类和自选类两种项目,通过基层妇联自愿申报承接项目推进工作做实、做细。省妇联下发项目操作指南,在项目申报、审核、实施、资金拨付、完成时限等环节加强指导和管理,通过绩效评估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

  设立创新奖鼓励基层创新工作。连续两年评选妇联工作创新奖和调研成果奖,引领带动市县妇联把工作创新放在争取政策上、放在为妇女办实事上、放在工作落实上,年底把基层工作的创新成果集结成册,互相学习借鉴,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建立妇情民意调研工作制度。各级妇联通过建立工作联系点、建立妇联工作数据库以及开展执委建言献策等活动,了解妇情民意。省妇联每年初确定重点调研课题,上下联动开展深度专题调研,每年评选优秀调研报告,鼓励和推动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还委托专家学者和科研院所合作推进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妇女工作规律,促进基层妇联根据党政要求和妇女需求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载体,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

  深入开展“万名妇联干部走进妇女、共促和谐”主题活动。全省五级妇联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家庭、走进妇女,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当好妇女群众的“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促进和谐宣传员、群众利益服务员、促进发展引导员”。深入开展“民情日记”记录活动。以“一访、二记、三办、四反馈”为主要内容,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使“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常态化、实效化,使妇联干部真正成为妇女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妇联组织逐渐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