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回忆往昔抗战岁月 他从机枪扫射中死里逃生

31.08.2015  05:49

  抗日战争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难以忘记,而对于经历过这一段岁月的人来说更是刻骨铭心。那些惨烈的场景、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那些可敬可亲的人,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持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今年93岁的老人张健是经历过这段岁月的一名老兵,不管过去多少个春秋,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挖公路、拆铁轨、送情报,虽然当时老人只有十几岁,但却几经生死考验。8月30日,老人哽咽地讲述着从硝烟中走过的故事。

  曾参与百团大战

  1940年10月,在时任冀中八分区妇救会党组书记的帮助下,张健毅然参军,那年他仅有18岁。1940年秋,为了积极配合正太铁路战役,张健和战友们组织一支队伍,负责破坏河北沧州到石家庄的公路,阻断日军的运输线。趁着夜幕降临,张健和战友们拿着工具挖公路、拆铁轨、剪电线。持续到1940年冬天,后来张健得知日军在华北的运输线严重瘫痪,不到半年时间,大小战役千余次,歼灭日军无数,因为这次战役超过一百个团加入战斗,因此取名叫百团大战。1942年3月,在献交县四区工作的张健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把一份重要情报传递到小刘屯。为了尽快把情报送到,他选择了一条近路,而这条近路要穿越敌人挖的交通壕。没想到的状况发生了,在刚刚进入交通壕拐过一个弯,张健突然发现前方几十米的地方,有十几个日本兵,他们看见张健愣了一下,然后端起枪不知喊了一句什么,就在这时张健拼命向旁边岔道跑去,刚刚跑进岔道,就听见后面的枪响了,日本兵一边疯狂的追赶一边开枪。为了保护情报,张健拼命的奔跑,迅速逃离险境,不知跑了多远,发现后面已经没人再追了,张健长出一口气,最终他顺利完成任务。

  机枪扫射中逃生

  1942年冬,小辛庄附近的几个鬼子的据点接连被端,为了打击报复,鬼子开始对小辛庄附近的几个村子进行疯狂的扫荡,张健所在部队在附近的小章村。一天下午正在开会,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四分区的同志跑来说敌人把村子包围了,前面的部队已经和鬼子交上火,并让他们迅速找突破口突围,把群众安全转移。

  铁壁合围是鬼子惯用的战术,张健和战友们商量一下,决定分两支队伍突围,一支吸引日军注意,转移日军火力,另一支队伍则带领群众找机会突围。张健和几个同志负责引开日军注意,子弹和炮弹把他们几个冲散了,他和另一个同志准备向河对岸的树林里跑,刚刚过河,子弹像雨点一样向他们砸了过来,河对岸,两名鬼子正在用机枪对他们疯狂扫射,张健按着身边同志的头,告诉他趴着不要动,当时可以清晰地听见子弹从他耳边飞过,打在身边土堆里。机枪不停地扫射,他俩趴着等待机会。突然,枪声停了,料想是鬼子的子弹打完,正在装弹。张健大喊一声:“跑!”拉起身边同志飞快向前面树林跑去,刚跑进树林没几步,后面的枪声再一次的响起来,但他俩已跑出机枪射程。

  辗转来到沈阳市

  1945年初,张健辗转来到了辽宁的北票,任北票抗战建国联合会主任,随后又在沈阳扎了根儿,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沈阳市石油公司,1985年1月离休。

  直到现在,每当与后辈唠起当年发生的事,张健都会非常激动,他想让后辈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正是因为他们,如今的中华民族已经远离了任人宰割的羸弱不堪,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白昕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